第9章 买到粮了和道别(1 / 2)

李季江老师名王若谷,是个秀才。</p>

一见到李季江他们,笑着道:“我算着你们这会儿该来了。”</p>

李大山有点局促,憨憨地笑着,李季江行了一礼道:“学生麻烦老师了。”</p>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你昨天托我的事,只弄到了半石豆子,粟米麦子这些哪里都不卖了。”</p>

李大山二人听得是豆子,虽有些失望,却也松了一口气,豆饭不好吃,胀气,但也是能顶饿的粮食。</p>

李季江把家里准备的野菜给王秀才,又把半石豆子装在牛车上,拿了垫车的稻草盖好。</p>

半石豆子一共750文,李季江知道王秀才找粮不易,拿了一贯钱给秀才。</p>

“你这是做什么,哪里就要这么多钱。”王秀才拒绝道。</p>

李季江道:“老师,您找这点粮食不容易,现在世道乱,您要去投亲,路上多点钱也安心些,我家穷,也给不了太多,您就收下。”</p>

王秀才推拒不过,只得收了,听闻二人还要去买药,指点二人去仁心堂,买药报他的名字就行。</p>

二人离了王秀才家,到了仁心堂,坐馆大夫听他们说是王秀才推荐来的,又听得他们的来意,给他们包了治风寒、外伤等常用的药,并写明使用方法。</p>

不算给村人带的,药材总计花了一贯半多一点。</p>

二人不再停留,直接出城接了李义回李家洼村。</p>

路上,三人碰到了三两个的流民,衣衫破烂,眼里冒着饥饿的光看着他们。</p>

李大山三人握紧手里的长棍,流民人少,见李大山他们不好惹,远远避开。</p>

三人有惊无险地回到李家洼村。</p>

回到家,赵金花他们家里收拾得差不多了,把车上的粮食药材卸了,和整理好的东西放一处。</p>

赵金花道:“老大你们喝口水,歇会儿,义哥儿去叫托咱们买药的人。”</p>

李义答应一声,出去了。</p>

李家洼村都是李姓人,大家沾亲带故的,有几家关系近的,托李大山家去县城买药的时候给他们捎着。</p>

几家人很快过来,村长媳妇儿也来了,七嘴八舌地问县城的情况。</p>

当李季江说到路上碰到流民时,大家均吸了口凉气。</p>

但想到马上会成为他们的一员,心里很不是滋味。</p>

村长媳妇儿道:“我回去就和当家的说。”</p>

“这几日咱们是要做好防范。”众人附和着。</p>

李季江分好药材,药材的价格自是不便宜,几家人虽心疼,也信任李家,拿着药材便回去了。</p>

李桃儿围观了全过程,不知道原书中李家人怎么被写成极品家人。</p>

晚食仍然是糙米粥,李桃儿咽着粥,心里感慨着人类适应能力的强悍,这才两天,她也不觉得糙米粥难以下咽了,上厕所也胆大了一些。</p>

这时族老三叔公家的李柱子来了。</p>

“婶子,村长让大山哥和江子哥去村长家一趟。”</p>

“好,我们马上就去。”</p>

兄弟二人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去村长家了。</p>

李苹儿道:“也不知道村长叫爹和三叔做什么。”</p>

赵金花估摸着是流民的事,嘴上却道:“他们回来就知道了,吃完了赶紧收拾吧。”</p>

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几副碗筷而已,没多会儿,李大山他们就回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