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拧断钢龙脊(1 / 2)

窑洞里火锅的辣气还没散尽,段鹏手里的电报纸已经冻手。</p>

“冻土计划…玉石俱焚…”</p>

他独眼扫过纸上那几个字,像刀刮骨头。</p>

武田老狗死了还留口毒唾沫,想拉整条铁路陪葬!</p>

“地图!”段鹏声音砸在窑洞石壁上。</p>

一张巨大的满洲铁路干线图哗啦铺开,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密如蛛网的铁轨线上跳动。</p>

他的指尖,蘸着锅里冷却的红油,沿着那条最粗、最黑的主动脉——滨绥线(哈尔滨至绥芬河)——狠狠划过。</p>

“这里!”</p>

油乎乎的指尖猛地戳在一个不起眼的弯道标记上——鹰回岭段。</p>

旁边小字标注:“s形连续弯道,坡度千分之十二,下行重载军列限速25公里。”</p>

“老铁钳!”段鹏头也不抬。</p>

角落里,一个裹着光板老羊皮袄、骨架粗大却佝偻的老头儿应声站起。</p>

他叫赵大锤,抗联老爆破手,外号“老铁钳”,一双手关节粗大变形,布满冻疮裂口和老茧,像两把生锈的钳子。“到!”</p>

“带你的‘拧螺丝’队,去鹰回岭。给鬼子的铁龙…松松骨头。”</p>

段鹏的声音像冻土开裂,“用‘冻土’的法子,对付‘冻土’!”</p>

鹰回岭。后半夜。</p>

风像裹着冰碴子的鞭子,抽得人透不过气。</p>

气温表的水银柱早就缩到了底,零下三十度不止。铁轨在惨淡的月光下泛着冰冷的死灰色,像两条冻僵的巨蛇,沿着陡峭的山坡蜿蜒而下,在s弯处拧出一个险恶的弧度。</p>

老铁钳趴在铁轨外侧的雪窝里,身上盖着厚厚的、冻硬的白布单子,只露出眼睛和一双手。</p>

他身后,分散趴着另外七个队员,同样裹得严实,像一堆不起眼的雪疙瘩。</p>

目标很明确:s弯顶点外侧那几段连接铁轨的鱼尾板,尤其是固定鱼尾板的那一排粗大的螺栓。</p>

老铁钳慢慢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里面是几把特制的大号活动扳手。</p>

扳手的开口被磨得极薄,边缘闪着寒光,最特别的是扳手柄部,裹着厚厚的、浸透煤油的破布——防冻,也防金属粘手皮。</p>

他抓起一把扳手,冰冷的金属触感瞬间刺透破布,针一样扎进手心。</p>

他深吸一口刀子般的寒气,屏住呼吸,将扳手口极其缓慢、精准地卡在鱼尾板第一颗螺栓的六角螺帽上。</p>

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出细微的咔吧声,冻僵的肌肉在抗议。</p>

拧!</p>

扳手纹丝不动!螺栓和螺帽在低温下仿佛焊死!</p>

巨大的咬合力反震回来,震得老铁钳虎口发麻,裂开的冻疮口子渗出血丝,瞬间冻成冰溜子。</p>

“操…” 老铁钳喉咙里挤出半声咒骂。</p>

他收回扳手,凑到嘴边,用尽力气对着扳手口和螺栓连接处,哈出一大口滚烫的白气!</p>

白气瞬间在冰冷的金属上凝成一层薄霜!</p>

趁这薄霜未硬化的刹那!他再次将扳手卡死,全身力量压上扳手柄!腰背弓起,像一张拉到极限的硬弓!</p>

嘎吱——!</p>

一声令人牙酸的、极其细微的金属摩擦呻吟响起!螺帽,终于松动了半圈!</p>

老铁钳不敢停,也不敢快。一毫米,一毫米地逆时针旋转扳手。</p>

每拧动一丝,都伴随着关节的剧痛和肌肉的撕裂感。睫毛上呼出的白气凝结成细小的冰晶,随着他拧动的节奏簌簌掉落,砸在冰冷的钢轨上。</p>

一颗…两颗…三颗…</p>

每一颗螺栓被拧松后,他并不卸下,而是让它留在原位,只是松到极限,失去大部分紧固力。</p>

当拧到第四颗时,他停住了。</p>

按照段鹏交代的“冻土”破坏法,这块鱼尾板的八颗螺栓,只拧松六颗!留下对角线位置的两颗,依旧死死拧紧!</p>

这样,铁轨在静止状态下还能勉强维持连接,不至于立刻塌陷暴露。只有当沉重的列车轮碾压上去,巨大的动态压力瞬间爆发时,那仅存的两颗螺栓才会像脆弱的稻草一样崩断!</p>

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老铁钳的破棉袄里层已经被冷汗浸透,又在体表冻成一层冰壳。</p>

他像一台快要散架的老机器,重复着哈气、卡扳手、缓慢拧松的动作,在s弯外侧的几处关键鱼尾板上,留下致命的“骨裂”。</p>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边泛起一丝死鱼肚皮般的灰白。老铁钳终于拧完了最后一颗计划内的螺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