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预备役(1 / 2)

“若只是针对教导总队的战术装备更新,那其实是可以实现的,只是花的时间稍微长一些……”</p>

一名少校衔的军官见众多人反对,便出言为周振强说话,</p>

包国维认识这个军官,当初在江岸仓库就是此人带人收拢的难民,似乎是周振强手下的一个营长。</p>

他此时出言只是给周振强一个阶梯下来,不过后者显然不想就这么结束这个话题,</p>

“不,这次更新在教导总队只是实验,若是合适的话……所有改编的调整师都将采取同样的火力配置和战术训练”</p>

调整师,是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将军向蒋介石提出的陆军“整理师”构想。历史上正式的整编报告将在今年,也就是1935年年底被递交给国民政府,</p>

但在非正式场合下德国顾问们已经多次和具有教导性质的部队军官说过关于调整师改编的内容。</p>

调整师按照一师两旅四团三三制的编制,配备采购自德军的各类轻重型武器,</p>

改编计划中,调整师编制将会提高团级以下单位的火力、和支援装备,每个步兵班组都能配属轻机枪1挺,</p>

另外以采购的各类榴弹炮、装甲车用于装备独立炮兵/装甲部队,作为调整师火力支援,</p>

根据德军顾问以及国军高层计划,国军调整师的就是专门应对日军所引起的国防危机,计划预计调整总共60个步兵师来作为对日军作战的主要国防力量。</p>

可是如今调整师的概念还仅仅存在于纸面上,连正式的文件报告都没有出来,</p>

所以听到了周振强的话,那些总队参谋官纷纷表示这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与其考虑这些虚的,还不如去跟德军顾问们多多商讨训练计划。</p>

其中一名脸上带着疤痕的中校开口道,“加强班排火力好处固然明显,可是大家需要清楚一点,</p>

掷弹筒、自动武器的使用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发挥作用!”</p>

他先是环顾了四周,而后严肃道,</p>

“一旦底层战斗编制被打残,后补充进来的新兵们如何能够发挥其火力?到那时候发挥的战斗力可能还不如给他们一把步枪的战斗力提高得快!”</p>

众人都明白,越是先进的武器,越是考验士兵们的综合军事素质,如今各部队的兵员素质仍是堪忧。</p>

可周振强丝毫不担心这些,而是淡定地将资料最后一页翻开,信誓旦旦宣读着实验战斗连的训练计划和人员配属,</p>

包国维听着其所说的训练计划,整体内容就是加强基层战斗单位的合作性,通过以机枪、掷弹筒等火力为核心运动作战,</p>

与原来的区别就在于加强了进攻性质。</p>

会后,那些校官们一脸不耐地离开了指挥部,本以为到第一团来是来观摩实战意义的演习,</p>

但团长周振强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众人根本不相信他手下部队的演习价值,</p>

这打仗跟过家家一样,玩呢?</p>

指挥部里,周振强有些意兴阑珊地坐在椅子上,虽说他并不是很看重那些人的建议,</p>

但是自己花费几多精力完成地计划如今却被人视为异想天开总归是有点心情低沉的。</p>

“你们也觉得我的这个计划是异想天开?”</p>

见到站在一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的包国维等人,周振强随口问道,</p>

众人都是哑口无言,想安慰自己的团长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p>

包国维纠结再三,还是决定开口,</p>

国军中层军官中鲜有如周振强一般眼界开阔,思维跳脱的人。</p>

“团长,我觉得你的计划不无道理!”</p>

听到包国维开口,周振强来了兴趣,“你说什么?”</p>

“我说,团座高见!”</p>

“只要新式武器的产量能够提高,加之调整师改编,我军综合作战能力将会大大提升,</p>

即便面对日军也可一战而不落下风!”</p>

听到这带有奉承意味的言语,周振强并没有什么表情,而是挥了挥手让他们出去,</p>

包国维没有转身,而是继续道,</p>

“先前会中提到的补充兵员素质问题,倒是有办法解决,使队伍能够在作战中不断保持战力”</p>

周振强抬头,紧紧盯着包国维,直到后者再次开口,</p>

“组建预备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