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春风吹又生(1 / 2)

南京国民政府大楼,衣着中山装的李铮跟在陈大员身后,不停地摆弄着身上的新制服,</p>

不同于地方工作人员钟意的长衫和西装,在南京基本上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衣着中山装。</p>

陈大员停下来,对着身后的李铮等人说道:</p>

“这次的合作是绝密,你们得亲自去抓工作”</p>

“届时国府会抽调一批人去中央军校,作为本次计划的主要储备人员”</p>

说到这里,陈大员看了看李铮,</p>

“处里面也得派点人去,参谋本部二厅的那些人恨不得把名额全部占完,虽然不碰军队,可是我们不能一点耳目都没有”</p>

“大家选一些合适的苗子,将名单报上来”</p>

回到办公室后,李铮这才发现自己办公桌上堆了不少的电报封,</p>

这几天在筹备中德两国的军事接洽,调查处负责保证安全保密工作,</p>

一连大半个月都呆在政府大楼里。</p>

大概翻了翻,多数都是各地的秘密组织发来的工作汇报和一些请示,</p>

直到翻到了中间周城发来的加急件,根据时间电报拍发的时间来看,</p>

是本月初连发的两封,以及月中发的一封,</p>

李铮面色逐渐严肃。</p>

………………</p>

由于周城水港码头的规模日渐庞大,从上海等地过来的货船数量也逐渐增加,</p>

为了保证航路通畅,尤其是日本商社货船的特殊照顾,</p>

周城联合相邻的几个县公署给河航沿途地方下了规定,要求各地村民、镇民不得在白天私自驾船进入河道航路。</p>

这样的举措让各地靠河吃河的渔民们一时间没了生计,</p>

打渔的时间被缩短,能卖出去的鱼也变得少。</p>

夜晚,白天满是货船的河道此时看起来更加宽阔而静谧,一轮明月照在河道上倒有种诗意满满的意境。</p>

但一叶小小的扁舟划到了“月亮”上面,荡起的涟漪将月亮一层层划开,</p>

渔船上是一对父子正在布网,</p>

年轻人一边忙活着手上的网,一边对着父亲说道:</p>

“爹,要不还是我去吧,听说这次是去上海那边,去那边可不会吃苦吧?”</p>

听到儿子的蠢话,一旁的老父亲腾出一只手来用力地拍在儿子头上:</p>

“小毕扬子!老子白养你了?”</p>

“你忘了你二舅怎么没的?说是去南京当军爷,结果半路被拉去西边跟那边的土匪打,死了连骨灰都没送回来”</p>

“你小子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给你老子和你娘养老送终!我已经给保长说了,让那年轻人替你!”</p>

“赶紧干活儿,一会天又要亮了!”</p>

话说完,那老父亲心里也感叹,救人一命,一报还一报。</p>

自己大半个月前救了那年轻人一命,现在轮到那年轻人救自己儿子一命,</p>

这可不是昧良心啊。</p>

那年轻人胸口中弹,保不齐就是被附近的土匪劫财害命,抛尸到了河里。</p>

那年轻人被他们的网给捕了起来,见人还有呼吸,皆是惊叹神奇,</p>

于是连忙将他带回了家。</p>

………………</p>

“欸嘿嘿嘿,鱼汤来了!”</p>

第二天一早,在周城下游的一户渔家中,包国维下了床帮着那汉子把桌子抬了出来,</p>

一盘被熬得发白的鱼汤端了上来,</p>

“都说鱼汤最是补人,小包你多喝点!”</p>

包国维道谢后接过满满一碗鱼汤,缓缓喝了起来,</p>

“小包,你现在头还疼吗?”,那汉子抿了一口不知名的烧酒问道,</p>

包国维自从醒来后, 头每日都会疼,</p>

“多亏了大叔大婶的照顾,现在头没有之前那么疼了,”</p>

尤其是在回忆的时候,疼的最是厉害。</p>

听那村里懂得些医术的老先生说的意思,是包国维溺水时间太长,脑袋里缺氧太久,受了损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