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挨打李泰(2 / 2)

曹植:很开心我爹的诗还上了你们课本,但他的诗还有很多更好的,需要我发你吗?</p>

另外七步诗是什么,不是我写的诗到底怎么成了我的,还出现在你们课本上了?</p>

曹丕:所以三曹里,就我的作品没入课本,而且主播你一首都不知道是吗?</p>

但凡你能说出来一个,我也心里好受点啊!</p>

谢谢,主播,现在我的胜负欲起来了,只要你让我抽中一次,我就让你看看曹丕的文学实力。</p>

蜀中那边,刘备觉得这不能输,他也不是没有写诗啊,等孔明那边忙完回来了,就拉着他一起给阿斗加课。</p>

科学的咱要学,诗赋也不能丢,人家有建安文学,我们不能什么都没有。</p>

东吴那边,孙权的想法和刘备一样,文名也是名,没道理就他们曹家有啊,他们孙家也必须有。</p>

他是希望不大,子孙努力吧。</p>

比说是三国这边了,其他时空不少人都看着自己孩子,爹还行的,儿子总不能太差吧?爹不行的,你还不再努努力啊?</p>

到了第九号幸运观众,李泰被抓着,看着自己眼前的阿耶,他压力很大。</p>

李世民盯着儿子,严肃表示:书,必须想办法搞到一本揭破他们唐朝的书,没有唐的,那种类似武侯要到的那几本也都可以。</p>

再不济搞点物理、化学书,他们大唐的发展很需要。</p>

李承乾在旁边装沉默。</p>

既然阿耶一直不肯同意也让他去学物理,那他就不提醒阿耶青雀到底有多喜欢西瓜了。</p>

李泰点头,是这样没错,但是我又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他阿耶自己没抽中,凭什么来抢他的机会啊。</p>

书什么的,我们又不是姓诸葛的,也没占据第一个的优势,要不到的,阿耶。</p>

再说了,现在浪费机会给你要到了,以后我还怎么和主播换东西啊?</p>

看见儿子点头,以为事情稳了的李世民坐下,都在思考等下上朝大家找他借书的话该怎么拒绝了。</p>

然后他就恨不得揍小孩了。</p>

“主播,我们这里的瓜都是红白瓤的,是怎么都变得红彤彤的啊!”</p>

皇帝爹不足为据,但是阿娘也在边上,还是要照顾她的感受的,放弃直接要瓜种的李泰就先这么问。</p>

给主播留个好印象,以后总有机会搞点别的!</p>

李世民是真的想揍儿子了,这么好的机会,就问个不是很重要的瓜?</p>

李泰:但瓜对我就是很重要,我相信你,阿耶,你早晚能抽中啊!</p>

异时空的李治对这个李泰的问题并不意外,他哥胖是有原因的,就是不知道等下他会被怎么教训。</p>

他阿耶疼孩子是真的,但大唐的江山和百姓他也在乎。</p>

【“其实几十年前,我们的瓜也是又贵又少的。今天我们能实现吃瓜自由,得感谢西瓜奶奶吴明珠。”</p>

熟练的开始搜索,这个话题的话,一起来看看科普吧。】</p>

西瓜奶奶?</p>

上一个黄婆婆是让松江脱胎换骨,带来了种棉织棉的技术,这位吴奶奶,是让西瓜走进寻常百姓家了吗?</p>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成绩优异。</p>

19岁那年,她考入西南农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批大学生,在众多专业里选择了果蔬种植专业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p>

同年和她一起入学的,还有水稻专业的袁隆平。</p>

大学时候,带着眼镜,看起来温柔的南方姑娘天天在实验田里,风吹日晒,挑粪施肥,她都从不说一句辛苦,反而在田里自得其乐。]</p>

“农学院,还得是要学习啊……”</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考虑到李泰这么痴迷这个瓜,今天白天直播结束了就要让他自己去种了,揍孩子很克制的李世民叹气。</p>

大唐也未必没有善于农事的人,但是怎么发掘、召集,整理他们的经验,再进一步学习探索,都是很难的。</p>

这个事情太过耗费时间,但是几年、几十年也必须得做,所以想要发展,还得需要保证大唐的外部、内部环境都很健康。</p>

有过前面那么多的伟大人物和不同的工作、研究人员,读书人大部分也开始放下以往的成见。</p>

后世的人读的书比他们多,学东西也不在都是纸面上的知识,都是要亲自去实践的。</p>

某间私塾里,想想夫子说明年开始他们也要下地了,有些人是好奇、期待,有些人看着吴明珠的工作量,已经开始嘴巴发抖了。</p>

看见一大半学生都是这样,夫子冷哼一声,问:“她是个性坚毅了不起的人,能做不一样的事,身为先人,难道还要比不过后人吗?”</p>

学生们被说的羞愧低头,但他们心底还真的觉得比不过。</p>

[有同校的学长学姐和她说起过新疆那边的情况,说那边很缺种植果蔬的人才,她就这样记住了学长学姐的话,并且把毕业后去那里尽自己绵薄之力的想法牢牢刻在脑子里。</p>

1953年,毕业后的吴明珠作为青年人才被分配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年纪轻轻就能进中央部委,但她却不开心。</p>

她想要的是用自己所学,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做些事情。</p>

2年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5岁她和领导软磨硬泡,才终于从北京调到了新疆。到了乌鲁木齐后,又主动申请去了最基层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p>

君王们每次看到这些后世人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震撼。</p>

在他们的人生里,有抱负有能力的臣子见过不少,但这种好机会在眼前都能视若无睹,不在乎吃苦受罪,就想着去干一番事业造福一番的,真的少见。</p>

图名声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去那边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做出成绩,收益远比待在那个工作部小。</p>

但她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做了。</p>

喜欢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请大家收藏: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