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忆(1 / 2)

“我就是因为没有好好读书啊,没考上个工作,才会来下乡的。”</p>

其实家里人,本来想让他姐姐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他,然后让他姐下乡。</p>

但是他心里清楚,街道办通知他们家必须有人下乡,就是因为他高中毕业后没有工作。</p>

除非他们能立马安排一个工作给他,才能让他逃脱下乡的命运。</p>

而当时有考工作的机会,也有人卖工作。</p>

不过,因为他一向不认真学习,所以并没有工厂录用他。</p>

虽然买卖工作这事儿,在当时比较普遍。</p>

但正值知青下乡的时节,买工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卖工作的人,这也就导致工作名额价格愈发高昂。</p>

那时候几乎都是有些人脉的人家,才能很快得知人家要卖工作的事情。</p>

等到他们家知道的时候,工作名额早就已经转出去了。</p>

眼看他们家是不能为他买一份工作了,家里人就把主意打到他姐姐身上。</p>

在他们心里,反正女儿马上就能谈婚论嫁了,可以把工作让给他。</p>

只要他们家能在知青下乡前,敲定他姐姐的婚事,那他们家就不必让孩子们下乡了。</p>

如果他姐还是很倔,不想让自己匆忙出嫁,那就只能让她下乡了。</p>

只不过许吉很清楚,他姐谈对象了,是和她同厂的工人。</p>

那人是家里的独子,虽然家庭条件和他家差不多,但他知道,他姐嫁过去一定比现在幸福。</p>

要是他真的把他姐的工作抢走,她对象说不定根本就看不上,她这样一个没有工作的女人。</p>

那他姐不仅是没有工作了,还要替他下乡吃苦,可能会永远待在乡下。</p>

而他作为许家的大孙子,即使下乡了,他家里人也放心不下他,会经常给他寄物资或者钱票。</p>

这样,他在乡下也能过得很舒坦,总之会比他姐下乡后日子好过的多。</p>

就这样挣扎一番,他还是决定自己承担责任,跟随下乡的队伍,来到新山大队。</p>

只是,在新山大队的这几年,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早就磨平了他的棱角。</p>

每次回家看到家里弟弟妹妹,他们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每天轻轻松松的过日子。</p>

过年时,他们能和亲戚们侃侃而谈,聊他们读书工作的趣事,而他只能在角落里看着他们光彩夺目。</p>

大家对于下乡的事情,早就过了一开始的新鲜劲,都知道在乡下的艰苦。</p>

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他更是对回城魂牵梦绕。</p>

但是因为自己长年缺席,家里弟弟妹妹们长大,家里人对他早就没有一开始的宠溺。</p>

他们不会为了自己,而花出一大笔买工作的钱。</p>

这两年,家里愈发忽略他,就连之前每三个月寄一次的钱票都没有了。</p>

他很明白家里人态度转变的原因,就是他对家里没有价值了。</p>

许吉想想自己之前浑浑噩噩的上学生涯,造就了现在他苦闷的生活,就忍不住叹气。</p>

他这样感慨的话语,瞬间就引发大家内心波动,让他们都想谈论这个问题。</p>

“是啊,当时不知道珍惜上学的机会,没有单位愿意录用我,我就只能下乡了。”</p>

王竹的人生轨迹,几乎和许吉重合,他们俩的情况相似。</p>

不过他可不是自愿下乡的,只不过他家里哥哥姐姐太闹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