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倾暖赶到的时候,于韶正将几名游击聚集起来,下达着什么命令。</p>
偶然抬头看到她,他眸中顿时星光浮起,“你来了!”</p>
林倾暖暗自松口气。</p>
一路猜想过各种可能,此刻见到于韶,知道确确实实是他传的话,她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p>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看到宁家军安然无恙,更让她欣慰的了。</p>
她走过去,眸光不自觉含了几分温意,“于小将军。”</p>
于韶向她咧了下唇角,加快语速交代完事情,便让其他人退下去了。</p>
他扶了下盔帽,一改方才的冷静果决,有些腼腆的笑道,“我担心你找不到这里,便派了人去寻,没想到误打误撞,还真遇上了。”</p>
虽然相处不过短短几日,但他觉得,她应是喜欢凑这份热闹的。</p>
借着月色,林倾暖眸光扫过不远处正抓紧时间休整的宁家军,唇边漾出淡笑,“任务什么时候到的?”</p>
说着,她找了一处凸出的空地,一撩衣袍随意坐下,开始暗自催动体内真气,调整内息。</p>
同初凌波的一战,再加上连夜赶路,消耗了她不少体力。</p>
为了不耽误接下来的事,她需要尽快恢复。</p>
于韶目光惊讶,几乎是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p>
他的确收到了将军的密令。</p>
但为了不走漏消息,便只让士兵告知她青州危急,并未提任务的事。</p>
见状,林倾暖便知道,她的猜测没有错。</p>
“直觉!”</p>
她唇角微扬,“还有,你的反应告诉了我。”</p>
他表现的太过淡定,一丝担忧焦急也无。</p>
而这并不符合他的性子。</p>
更何况,从始至终,她都不曾怀疑过青州。</p>
在兵法史上,关于攻城战的论述,几乎占了一半。</p>
其中不乏有高大巍峨的城池重镇,一夕之间被攻破占领。</p>
所以仅谈实力方面,青州确实算不上什么。</p>
但她就是笃定,青州不会有事。</p>
这和其城墙有多高,驻兵有多少并无关系。</p>
于韶对她的明察秋毫钦佩不已。</p>
又见她虽然易着容,但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依旧是他熟悉的“叶兄弟”,短暂分别后的那丝陌生感,也随之消失。</p>
他摘了缨盔,自她不远的地方也坐了下来,笑容比方才随性了不少。</p>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p>
想到还未回答她的问题,他连忙又补充,“就在回镇阳堡的路上,我接到了将军的密令。”</p>
说着,他便将两人分开之后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p>
原来,于韶按照先前的计划,兵分两路,其中七千骑兵会同前来接应的人马,暗中负责粮草同俘虏的运送。</p>
而剩余的三千步兵,也就是参与鸳鸯阵的将士,则由他亲自帅领,大张旗鼓吸引敌军主力。</p>
好在一路还算顺利,魏良的大军并未前来阻截,倒是沿途碰到不少江夏探马。</p>
于韶心细如发,敏感察觉到,战事可能有变,便加紧速度赶往镇阳堡。</p>
果然,又行了没多远,他便收到了宁知远的军令——</p>
配合宁家军,牵制青州外围的敌军。</p>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p>
至于魏良突然进攻青州,他也是事后在抓获的探马口中得知。</p>
但他并不认为,青州真的已经危急到了必须马上要救的地步。</p>
原因无他,他一十四岁从军,到如今,跟随宁将军已有四年之久。</p>
这四年中,将军待他亲如父子,宁兄同他宛如手足,他们之间的默契,早已深入骨血。</p>
所以,即便有俘虏的招认,他也果断的选择相信自家将军。</p>
而一到青州附近,他便阴差阳错的,一头撞上了传说中的浮屠军。</p>
在探查好对方的阵型后,他并未鲁莽,而是选择先退了回来,再做打算。</p>
听到这里,林倾暖随手折了一节枯枝,声音微凝,“浮屠军如今在哪里?”</p>
这场期待已久的博弈,就看谁更胜一筹了。</p>
于韶回答,“十五里之外。”</p>
将军的指令只是让他拖住敌人,但具体怎么个拖住法,他自有想法。</p>
想到此,他期待的目光看向林倾暖。</p>
只不知,她是什么意见。</p>
林倾暖眸底笑意浮起,“那你打算怎么做?”</p>
在于韶脸上,她看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浓烈战意。</p>
恐怕他的真正打算是,吞掉浮屠军。</p>
否则,他不会选择在如此近的地方扎营。</p>
果然,于韶闻言顿时眉角飞扬,神采奕奕建议,“不如我们趁机拿下浮屠军怎么样?”</p>
触及到她略显打趣的眼神,他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随即又忍不住强调,“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