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装备升级中的倭国(2 / 2)

另外,倭国还搞出来了一系列的四式火箭炮,其中既有根据独国提供的铁拳图纸仿造的70mm肩扛式火箭筒,也有150mm的20管火箭炮,甚至还有203mm和400mm的重型火箭炮。</p>

虽然因为没有太好的发射药,以及技术不够成熟的原因,这一系列的火箭炮射程普遍不高,最远的一种也不过是只有4千米左右,但爆炸威力却不容小觑。</p>

至于塑壳手雷、枪榴弹、42式轻机枪,因为跟倭军现有的甜瓜手雷、掷弹筒和歪把子比起来没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倭国并没有进行仿造。</p>

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倒是容易仿造,但倭国生产出的防弹钢性能不足并且成本高昂,最后只是制造了少量低配版本配备给了本土的防御部队而已。</p>

他们倒是很希望把在华北战场上让自己吃了大亏的旋翼机仿制出来,但一来没有实物可以参考,二来自己也没有性能很好的小型发动机。</p>

虽然根据幸存士兵画出来的外观图形摸索着造了一台试验机出来,却只能勉强地飞离地面,根本没办法投入实战中去,最后只能作罢。</p>

从今年1月份开始,这些新装备就开始在倭国本土陆续投入生产,只是因为产量有限,暂时还没有对陆军进行大规模的换装。</p>

直到确认了边区部队将要发起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之后,倭国大本营才开始把这些新式装备装船运往华国,以便加强在华倭军的作战能力。</p>

当然,既然现在重要性已经开始明显下降的在华派遣军已经开始换装,倭国大本营也不可能对本土防御部队、东南亚驻军、袋鼠国进攻部队和太平洋诸岛上的驻军厚此薄彼。</p>

原本就产量不高的新式装备被撒胡椒面一般的分下去之后,驻扎在华国的关东军、华中派遣军和华南派遣军最后得到的新装备,不过只能各自换装两三个联队而已,只能算是聊胜于无。</p>

倒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木制版本四式反步兵地雷,被倭国大本营送来了不少,被在华的倭军大量用到了自己的防御工事和据点附近。</p>

不管是李云龙还是甄国科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战斗要比想象中艰难许多。</p>

喜欢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请大家收藏: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请大家收藏: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