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懂这个道理。</p>
只是没想到妻子年纪轻轻,一早也想到了,并且开始布局……</p>
得妻如此,他之大幸!</p>
夫妻俩达成一致后,谢云戈在接下来的几日,很快就将答应妻子的事情落实下去了。</p>
泰和郡主要在嘉宁县谢家旁支宗族挑选小娘子进京教养的事如一颗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p>
而宋青蓝和谢云戈夫妻又为族里买了两万两银子的祭田,也再次让族人们沸腾了。</p>
谢云戈定下规矩,祭田的出息要用在哪里,族长和族老们也都毫不犹豫的表示严格按照他的规矩来办。</p>
头几次宋青蓝花银子为族里买的田庄做祭田,收益都是定下为族里培养优秀的人才的。</p>
但这次因买的祭田多,也要照顾一些生活难以为继的孤寡,族人们对宋青蓝和谢云戈夫妻感恩戴德。</p>
谢家族长亲自写了一封感谢信,每家每户的当家人都在信的末尾处按了手印。</p>
当谢云戈将这封族里来的感谢信递给宋青蓝时,他也是由衷的感激。</p>
宋青蓝看完信后,又郑重的将信折叠了,还给了谢云戈。</p>
“夫君拿去书房收好了罢。”她也是很高兴的。</p>
能收到这样一封感谢信,说明她没看走眼,谢家这一支的旁支宗族的确值得扶持。</p>
半个月后,族里两位身体健壮的婶娘和嫂陪同护送,将二房的深姐儿和鹿姐儿还有族里选出来的三名十二到十四岁的小姑娘送到了京城。</p>
族里来人,宋青蓝郑重的接待了她们。</p>
安排她们住在京城谢府,请谢云莹照看陪同。</p>
也真诚挽留她们,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京城,要多住些日子,将京城好好看看,好好逛逛再回嘉宁县。</p>
被族里选中陪护小姑娘们来京的几位婶娘嫂子都高兴的应了。</p>
她们来之前,家里男人们都叮嘱她们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去京城,自是要好好看看这京城的繁华。</p>
也好回来给家里后辈们说说京城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p>
让家里的小辈们都要学的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气。</p>
如今谢氏宗族渐渐有一个共识。</p>
朝廷如今都在任命泰和郡主为朝廷做事了,而泰和郡主又愿意从族里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女娘去她膝下教……那么说明小女娘们也不能像从前那般只会针织女红和管家理事就成了。</p>
宋青蓝也间接让谢氏这支旁支宗族意识到小女娘们也要好好教养。</p>
这在今后造成了谢氏这支的宗族女成了真正的一女百家求的典范。</p>
这是后话了。</p>
宋青蓝对族里来的婶娘和嫂子们出手也大方。</p>
倒不是说送她们多少精致的绫罗衣衫或者首饰。</p>
只是她们在京城谢府住着时,都按照谢云莹的月例银子给月例。</p>
若要出门,一应车马吃喝开支都记在了京城谢府的公中账上。</p>
而族里的这几位婶娘和嫂子既然被族里挑选过来,那也是大方得体,不是那等占便宜没够的眼皮子浅的女人。</p>
她们出门就算要买个什么,也都坚持付银子,哪怕谢云莹财大气粗的表示她付银子,都被客气的婉拒了。</p>
而深姐儿和鹿姐儿以及族里的三位小娘子入住楚王府后,除开前两日的拘束,后面也渐渐放开和紫姐儿和橙姐儿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每日学习生活。</p>
宋青蓝对孩子们也都一样的和蔼可亲,关心备至。</p>
尤其是离开家人来的族里那三个小娘子,分别是雪姐儿,云姐儿,和梅姐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