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张秀华揉馒头的动作一顿,小声的切了一声,狠狠的揉着手里的馒头出气。</p>
没一会儿,下工社员们的大部队就回来了。</p>
张秀华这会儿也没继续揉馒头了,而是跟着徐慧两人一起守着装馒头的木桶,等着给社员们发馒头。</p>
有些眼尖的社员发现几人跟前的是木桶,就知道今天是吃馒头或是包子之类的。</p>
纷纷急不可耐的冲了上来,自觉的排上队。</p>
这时李翠兰的大嗓门就发挥了作用,她声音的穿透力很强,对着社员们一喊,连后头来的社员们都听得一清二楚,</p>
“十岁以下的一个,十六岁以下的两个,劳力三个。”</p>
这里的壮劳力指的是16岁以上能上工的,至于不能上的也有两个,也算是对这些没有劳动能力人的补贴。</p>
当然,十六岁以上在上学的也是两个馒头。</p>
同样的,有些特殊需要下大力的工种,还是会酌情多加两个。</p>
这些都是需要大队长协调后,提前再跟食堂说的。</p>
队里就这么些人,哪些人上没上工,干的什么工,大家伙都一清二楚。</p>
不需要李翠兰明说,只要开了个头,大家心里就有数了。</p>
长莺抓着自己的馒头小口小口的吃着,一边在厨房门口翘首以盼。</p>
以她对自家老妈的了解,这样的情况下她肯定是不会插队的。</p>
果然没一会儿,长莺看到老妈的身影了,她立马绕过前方分发馒头的几人,跟到她的身边。</p>
馒头也就比海碗口小一点,三个馒头一个碗根本就装不下。</p>
长莺发现老妈的手上有泥点子,便把自己的馒头用嘴咬着,立马递出自己的碗,把第三个馒头接着。</p>
这一举动瞬间把社员们引的笑开了花,还有人开口打趣道,</p>
“小长莺这是没吃饱啊,慧婶不给她多拿一个馒头说不过去啊!”</p>
徐慧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但嘴里却还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话,</p>
“没吃饱也没办法,大家伙都是这样,谁也不能破例哈。”</p>
那人还不放弃,“慧婶别这么狠心嘛,这把我们蔡家岭最胖的妞,饿瘦了可咋办?”</p>
徐慧继续看着社员们往自己碗里夹馒头,一边漫不经心的回道,</p>
“心疼啊?那把你的馒头匀一个给她呗。”</p>
那人一愣,瞬间哈哈大笑,“那中,不就是请我妹子吃个馒头吗?我还是请得起的。”</p>
蔡春妮也没把这话当真,微笑着跟跟徐慧点了点头,便拉着的长莺就走。</p>
也没走哪去,母女俩就在稻场的一角找了块木板,垫在地上就啃馒头。</p>
长莺看着老妈用筷子夹着大馒头的样子,感觉到有点怪怪的。</p>
随后又丢开了这种奇怪的想法,仔细打量着她的手,见没伤口,就知道活应该不是很重。</p>
就是她的鞋已经糊满了泥巴,看着还湿的,有点担心就提议着,“妈,等会我们回家换鞋。”</p>
蔡春妮不在意的摇了摇头,</p>
“没事,就算换了,一下地也得把这鞋子打湿。”</p>
“会感冒的!”长莺郑重其事的望着她。</p>
哪里就能打湿了,这会儿的雾都快散完了。</p>
听她这么一说,蔡春妮动了动不太舒服的脚趾,面上一副勉强被她说服的样子,</p>
“行吧,中午我回去一趟换双鞋,你就别跟着了,时间比较紧,都想赶着把红薯秧今天栽完。”</p>
听她这么一说,长莺回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再看看山头上还有一些没散完的雾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