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陈恭澍被捕(1 / 2)

邮递员见开门的是汪曼云,连忙站起身:</p>

“汪部长。”</p>

汪曼云现在除了任清乡委员会苏州办事处副处长外还出任清乡法规编委会委员、社会部副部长,农矿部政务次长等职位。</p>

而社会部部长是丁默邨。</p>

邮政这一条线一直控制在丁默邨手中。</p>

虽然丁默邨此时已经离开特工总部,不过他的所谓社会部也是个情报组织,邮政系统是他的重要情报来源。</p>

汪曼云为人就是刀切豆腐两面光,谁也不得罪。</p>

再加上有杜月笙做后台,而他既不是军统也不是中统出身。</p>

李士群对他说不上有多信任但并不抵触。</p>

丁默邨对他虽然有些怨恨但又离不开他。</p>

所以丁在邮政里的这些内线他都可以调动。</p>

汪曼云冲邮递员挥了挥手:</p>

“别客气,怎么样,发现什么了吗?”</p>

“这里就是昨天我从他投递的信筒里搜集的所有的信,这封应该是他投进去的。”:</p>

邮递员伸手指向桌上第一封信,信封上全是日文,收件地址是日本宫城县仙台市,寄件人署名是周夏芷。</p>

汪曼云满脸疑惑的拿起信封:“这封?”</p>

“是,所有这些信里能和他发生关联的也就这封信。”</p>

“拆开看过了吗?”</p>

“没有,属下不敢擅做决定,所以才请汪部长回来定夺。”</p>

汪曼云将信封翻了两个来回:</p>

“按照你们收寄件的流程,这封信投进邮箱有没有可能送到其他地方?”</p>

“除非分拣员里面有他们的人,而这上面的地址正好是他们的联络暗号,否则只会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投送。”</p>

汪曼云将信封扔回桌面,又查看了其他几封信,有寄到香港的,有寄到国内其他省份的,但寄件地址无一例外都在白莱尼蒙马浪路上。</p>

“白莱尼蒙马浪路?离他们周家有段路吧?”</p>

“是的,隔了两条马路。”</p>

“他怎么会选择跑那里去投递?周家附近没有邮筒了吗?”</p>

“距离他们家最近的迈尔西爱路口就有邮筒,他看了一眼就离开了。”</p>

“他是不是发现你在跟踪。”</p>

“应该不会,我昨天穿的就是这身工作服,沿街投递是我的工作,应该没有什么可疑地方吧。”</p>

“行了,你把这些信都送到该去的地方,记得盖上昨天的收件戳,再找人盯着分拣员。”</p>

“是,属下这就去办。”</p>

其实这封信就是周冬凛临出门前周夏芷让他帮忙投递的。</p>

是周夏芷寄给她在日本留学时的寄宿家庭的。</p>

那家有个女孩和她年龄相仿,两人很聊得来。</p>

所以周夏芷在回国前留给对方周家的地址,回国后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p>

周冬凛本来是准备将投到报社的信件和周夏芷的信件混在一起后投进邮筒。</p>

可在最后一秒他改变了主意,最后只投了周夏芷的信件。</p>

而投到报社的信件他在《大美晚报》报社的附近投了一封,在下午出去采访时在路上又投了一封。</p>

剩下的三封全部交给张东升,让他分别在三个邮筒里投递。</p>

...</p>

军统上海站在租界内的任务是与汪伪的特工总部斗争并且刺杀投靠日本人的汉奸。</p>

而在沦陷区的任务就是刺杀日本军官。</p>

据军统铁血锄奸团统计,自1939年起至1941年底,总共刺杀了35名日本军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