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撞上那个中国人却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p>
靠马路一侧的德国人只好向外让出一条通道,中国人从他与加哈德·卡纳的中间穿了过去。</p>
三人扭头望着中国人离开的背影,用德文骂道:</p>
“你这个粗鲁、无理的人。”</p>
三人走进三楼德国领事馆后各自回了自己办公室,加哈德·卡纳脱掉西服挂在衣架上,发现右侧口袋里多了什么东西。</p>
他将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个信封。</p>
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写着一句中式英语:</p>
“be surveillance,mission cancell!”</p>
加哈德·卡纳知道这封信是谁塞的也知道了对方的意思,对方是在警告他被监视了,所有任务取消。</p>
他将纸条点燃后扔进烟灰缸。</p>
...</p>
1941年8月19日 星期二</p>
上午十点,军统上海站书记齐庆斌的家中。</p>
“站长,这是丁宝龄制定的行动计划。”</p>
陈恭澍接过齐庆斌递来的文件,仔细查看后了解了计划的大致内容。</p>
丁宝龄将目标定在乍浦路的西本愿寺(今乍浦路455号) 上海的西本愿寺是1931年仿日本京都的西本愿寺建造,淞沪会战后作为战死者骨灰盒存放、转运以及超度祭祀之地。</p>
由于是寺庙,日军对此的看守并不严密。</p>
丁宝龄的计划是在寺庙周围安置炸药,在日军高官到此祭祀时引爆,连死人带活人一起炸飞。</p>
“这个丁宝龄就是马河图从76号里带出来的那个?”</p>
“是,另一个叫岳清江,他们过来以后我把他们安置在第三行动组。”</p>
“表现怎么样?”</p>
“去年年底南市砍死日本领事馆武官那件案子他们两个都参与了,还有刺杀赤木亲之,开第一枪的就是丁宝龄。”</p>
“嗯,也算立投名状了,那这个计划你怎么看?”</p>
“我看可行,如果顺利实施可以用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影响。”</p>
“行,那你去安排吧。”</p>
“好,不过站长。”</p>
“怎么了?”</p>
“他们想向你亲自汇报具体的行动安排。”</p>
“什么意思!”</p>
“我大概明白他们的意思,毕竟来上海站快两年了,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们是想听你亲口表彰再给些实惠的允诺。”</p>
“我知道了,你先准备炸药,等时机成熟了我会见他们。”</p>
喜欢回来的儿子请大家收藏:回来的儿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回来的儿子请大家收藏:回来的儿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