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林怀部(1 / 2)

周冬凛一边走一边从西装内侧口袋掏出一个塞了一千法币的红包,走到张仁奎面前双手奉上:</p>

“师父,这是孝敬您的。”</p>

本以为双方会拉扯一番,没想到张仁奎随手接了过去扔在枕头边:</p>

“雪松,有心了,师父也不跟你客气,最近的开销确实有点大,来,跟我说说最近外面有什么大事。”</p>

周冬凛坐在床边:</p>

“大事?哦,师父,您对西餐感兴趣吗?霞飞路上新开了家华盛顿西菜社。”</p>

淮海中路845号红房子西菜馆现址的前身,76年与复兴饭店合并改名为上海西菜馆,</p>

45年至76年之间名为宝大,也是经营西餐</p>

张仁奎斜眼瞟了他一眼:</p>

“我对吃的不感兴趣,说点别的!”</p>

“别的?嗯,唐山路在建一个厂房,好像是要生产自行车,”</p>

(</p>

昌和制作所创始人是日本人小岛和三郎,1936年在奉天开设工厂,1938年在天津开设工厂,1940年秋在上海唐山路开设工厂。</p>

一开始昌和制作所生产的自行车统一使用昌和商标,后改为铁锚商标。</p>

战后,沈阳昌和制作所的自行车改为工牌,50年改为白山牌,文革时期改为东方红牌。</p>

天津的昌和制作所也就是天津自行车厂前身,飞鸽牌。</p>

上海的昌和制作所也就是上海自行车厂前身,永久牌。</p>

)</p>

张仁奎叹了一口气:</p>

“日本人那怎么样,说点报纸上没有的!”</p>

“师父,您还是保重身体,那些事情有人会去管的。”</p>

张仁奎瞪向周冬凛:</p>

“你也觉得我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该坐吃等死了吗?”</p>

周冬凛连忙安抚道:</p>

“师父,别激动,我说,我知道什么都告诉您。”</p>

他理了一下思路后接着道:</p>

“4月14日到27日,日军和伪军对整个青浦和松江地区实施扫荡,虐杀百姓八百余人,近十个村子的村民被全部屠尽。”</p>

张仁奎神情严肃,双手紧紧抓住藤椅的扶手,周冬凛见他状态不太好,接着道:</p>

“师父,新四军在上海的周边已经建立了六七个根据地,部队已经增至五千人,现在小股的日伪军根本不敢随意出动。”</p>

张仁奎的神情略微舒缓,周冬凛继续说道:</p>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慰劳团4月中旬的时候到重庆了,带来了很多海外侨胞捐献的财物,这几天陈先生应该已经到延安了。”</p>

张仁奎微微点头:</p>

“小林呢?他怎么样,听说他那个什么新亚和平促进会听说帮日本人做了很多事?”</p>

(张啸林原名张小林。)</p>

周冬凛将同仁俱乐部放高利贷逼死很多人以及新亚和平促进会利用假币在上海周边骗取物资的事和盘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