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东亚同文书院(1 / 2)

上午十点,工部局。</p>

周冬凛的办公室门被敲响。</p>

“请进。”</p>

门打开后,一个穿着西装的胖男人左手夹着包右手拿着一块手帕站在门口。</p>

“哟,穆经理,您怎么来了,请进请进。”</p>

来人正是前一年周冬凛帮忙协调的到工部局购买医疗物资的长江贸易的采购经理经理穆长生。</p>

穆长生举起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关上门气喘吁吁的走进办公室:</p>

“周处长,好久不见啊,这楼爬的我快累死了。”</p>

“穆经理,你说你们干采购的成天跑东跑西,你这体力可不行啊。”</p>

“周处长说笑了,我也没办法啊,喝水都胖。”:</p>

穆长生说着从夹着的包内取出一张报纸递给周冬凛,周冬凛接过后发现这是一张1920年4月发行的全日文报纸【上海日日新闻】。</p>

他好奇的看向穆长生,穆长生示意他自己看。</p>

周冬凛走马观花的翻了几下,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p>

照片上有三个年轻男人,居中的一个和周明海的司机张泽元非常像。</p>

虽然他并不懂日文,但是夹杂在其中的汉字让他对这张照片所配的文字了解了个大概:</p>

【虹桥路、东亚同文书院、留学生、朝鲜、权相右、张泽元、朴元熙...】</p>

周冬凛看向穆长生,穆长生朝四周看了看。</p>

周冬凛压低声音说道:</p>

“我检查过,这里很安全。”</p>

穆长生也压着声音:</p>

“这张报纸是我们的一个同志收藏的,他听到张泽元的名字就想起好像在哪听到过,后来就翻出了这张报纸,这个张泽元是东亚同文学院1920年招收的建校以来的第一批外国学生,而这个东亚同文书院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是日本在中国培养间谍的机构。”</p>

东亚同文书院1901年在上海创办,前身是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余脉是现在的日本爱知大学。</p>

该书院1920年前只招收日本学生,组织历届学生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实地调查,足迹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所有省区。</p>

他们撰写的调查报告成为了当时日本制定对华政策的主要依据,他们绘制的中国地图是侵华日军作战必不可少的工具,周春生掌握的黄浦江水文资料就是出自他们之手。</p>

周冬凛将报纸还给穆长生,穆长生将报纸塞回包中:</p>

“周处长,组织上收到情报,日本人很可能会借着汪精卫在租界发表演讲时制造事端从而达到控制租界的目的,要求我们将隐患尽早清除。”</p>

“什么意思?日本人要杀汪精卫?”</p>

“也不一定是杀汪精卫,很可能是陪同的日本官员。”</p>

“苦肉计?”</p>

“不好说,日军内部陆军、海军以及内务省分裂严重,就是陆军内部也有不同的派系,有可能只是将派系斗争转化为国际争端最终实现特殊目的。”</p>

“有没有大致方向,不然就是大海捞针。”</p>

“据现在掌握的线索,应该是陆军的人策划的,组织上研判他们会嫁祸在军统或者我们身上,所以最终执行任务的一定是中国人。”</p>

“中国人,和日本陆军有联系,那张啸林和季云卿那边最可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