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御前总管吴公公收到了成贵妃传来的消息。</p>
第二日,皇帝在御书房和几位皇子以及一些大臣讨论国事,封瑾提出的看法再次得到了诸位大臣的称赞,皇帝也是连连点头。</p>
议事完毕之后,众人离开了御书房,皇帝坐在御案前,嘴角难得地挂着笑意。</p>
吴公公给皇帝送上一杯热茶,他状似不经意般开口:“近日陛下的心情似乎很好,想必都是安王殿下的功劳……”</p>
皇帝的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下来,他端着茶杯饮了一口茶,然后反问道:“是吗?”</p>
吴公公平时最会察言观色的一个人,此时却好像没有察觉到皇帝的心情变化,自顾自地继续说:“如今外界有传言,都在揣测陛下要恢复安王殿下的太子之位呢。”</p>
皇帝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面上:“呵呵……如今你的胆子倒是大了,竟敢妄自揣测朕的意思!”</p>
皇帝何尝不明白,这些话不可能是封瑾自己传出来的,很大可能是有心之人在故意捧杀封瑾。</p>
他虽然不喜欢听这种话,但还不至于因为这种话而怪罪封瑾。</p>
吴公公吓得立即跪到了地上:“陛下恕罪!奴才嘴笨,奴才说这些,不过是因为看着陛下和安王殿下父子和睦,也打心底里替陛下高兴!”</p>
皇帝垂眸看了吴公公许久,才淡淡地开口:“起来吧。”</p>
过了片刻他叹了口气:“瑾儿确实是个好孩子……”</p>
吴公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皇帝的脸色:“陛下,很快就要到月贵妃娘娘的忌日了……您……”</p>
听到这句话,皇帝的脸色骤然冷了下来。</p>
也许是因为月贵妃的原因,以及快要到月贵妃的忌日了,皇帝对封瑾的态度突然又冷淡了下来,甚至还无缘无故地发火斥责了封瑾。</p>
皇帝这忽冷忽热的态度让众多大臣摸不着头脑。</p>
封瑾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他能猜到,肯定是怡王或者勤王那边做了什么。</p>
乔知茵迈进书房就见封瑾坐在书桌前出神。</p>
“殿下还在猜测父皇的心思?”</p>
封瑾抬起头,他伸出手将乔知茵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你说,是不是因为父皇听到了朝堂的那些议论,诸如什么‘恢复太子之位’这种言论,因此才……”</p>
若说一开始封瑾认为乔知茵年纪小,把她当成小姑娘看待,如今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相处,封瑾也明白了乔知茵和一般的小姑娘不一样。</p>
他也没什么大男子主义,心中疑惑时会自然主动地询问乔知茵的意见。</p>
乔知茵微微摇头:“妾身不这么认为,父皇不会不知道这些言论是怎么来的,目的是什么,就算他听了会有些不高兴,也不至于会发这么大的火,父皇会这样,倒像是将其他地方的火气,迁怒到了殿下身上。”</p>
“那茵儿觉得是什么原因?”</p>
乔知茵伸手抚平封瑾皱着的眉,她轻声说:“再过几日,就是母妃的忌日了。”</p>
“你是说,父皇是因为母妃的原因,才……”</p>
“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因为这个了,或许是有人在父皇面前说了什么,让父皇又想起了以前的事情。”</p>
封瑾闻言神色有些落寞下来:“若是因为母妃的事情,倒不好处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