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殿中众人,未尝没有人猜测方庆其实是被赢权杀死的,但每个人都自动拒绝思考。</p>
赢权也不算冤枉,人虽然是齐芸杀的,但人是他抓,尸体是他处理的,妥妥一从犯。</p>
而且,就算齐芸不杀方庆,赢权也是会对他动手的。</p>
这口锅,他背的毫无负担。</p>
赢权问:“此人之死和本案有何关联?”</p>
“并无,只是和王妃有关,故而查证了一番。”</p>
赢权忍怒道:“你想死不成?”</p>
殿中众人皆汗。</p>
这包正可真是缺心眼,方庆之死和案件无关,他还非提一嘴惹稷王不痛快。</p>
“臣提起此人,是为了印证一件事。”</p>
赢权:“何事?”</p>
包正:“嫁给殿下的人,从一开始,便不是姜太师之女,姜清鸢。”</p>
“一派胡言!”</p>
姜太师拍桌,“将这满嘴胡言的人拖出去砍了。”</p>
没人动,赢权沉吟片刻道:“继续说。”</p>
“臣这里有一份姜清鸢大婚当日,随嫁的仆从名单,陪嫁的婢女,皆是临时安排,而在她大婚前不久,太师府上声称内院招贼,丢了一件御赐之物,严惩了一批下人。”</p>
“御赐之物,皆是带有皇家印记的,极容易被查出,即便是偷了,也不好转手,若是真贼,谁会去偷?”</p>
“而那日被处置的姜府仆婢,臣皆已经查清,名单在此,经确认,这些人具是姜小姐未出阁前,院中的下人,其中被杖毙者四人,正是贴身侍奉姜小姐的婢女。”</p>
“敢问姜太师一句,临嫁前三天,却忽然处死了新娘陪嫁的贴身婢女,并发落了院内所有仆从,是何用意?”</p>
姜太师面不改色,“些许下人,看护御赐之物不利,理应处死。”</p>
包正道:“当日知情之人,皆已身死,但臣多方探查,侥幸寻到了一名知情之人。”</p>
“此人,是方家一老仆,方福。”</p>
姜太师放在扶手上的手微微一紧。</p>
包正继续道:“方庆幼时家道中落,因方家和姜家有旧,故方福带少爷投奔太师府,姜太师,我说的对吗?”</p>
姜太师:“是又如何?”</p>
“姜小姐与之从小一起长大,互生情愫,幸而姜夫人发现的早,及时让方庆搬出了太师府。”</p>
“谁知,这二人藕断丝连,竟在家中仆婢帮助下,偷偷私会,而那方福正是帮手之一。”</p>
“直到,姜小姐被选为稷王妃的消息传来。”</p>
“据方福所述,姜小姐在大婚之前早已非完璧之身,她深爱方庆,已抱了必死之心,与方庆约定大婚当日,两人一起自杀殉情。”</p>
“方福对方庆忠心耿耿,方庆担心到时候会遭到他的阻拦,于是将身上银两和一封交代前因后果的信交给了方福,并遣其回老家一趟,命他将信在父母坟前烧毁。”</p>
“此举却机缘巧合的救了方福一命。”</p>
“按照大夏礼制,王妃出嫁前三日,会有嬷嬷前来验明正身,以及是否完璧之身,姜小姐知自己已然隐瞒不住,只得将此事向父母坦白。”</p>
“这,才是姜府才发落了姜小姐院子里全部下人的真正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