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府贺银二百两!”</p>
随着这一声喊,不管是店内店外的都是一片哗然,这可是目前为止最高的了。</p>
店铺开业不比成亲贺寿,清儿也不是官宦人家,再加上最近京城有关她的谣言满天飞,都说她失了宠,一着打落回泥地里了,来的人能带个二三十两的贺银就不错了,这二百两纯粹是郑伯伯给她撑门面的。</p>
这是让别人看看,清儿还有郑家撑腰呢。</p>
果然,自那之后再来的人贺银竟然全都有所增长。</p>
“刘府贺银六十两~”</p>
“闻府贺银八十两~”</p>
清儿笑的跟朵花一样,微微侧头偷着跟师娘说着小话。</p>
“师娘,你说他们这都到门口了贺银还能说涨就涨,那银子岂不是就揣在怀里,等着随大流随时变动嘛。”</p>
孙夫人也有些咋舌,说起来这事谁家都干过,定个大概多少两银子带着,实际上要看别人出多少,出的多了好像关系有多好一样,要被说闲话,出的少了亦是如此。</p>
可这阵子竟然把这件事给忙活忘了,早知道第一个就安排自己人多出些,后面的哪怕通过气也多少能再加点。</p>
这些银子也不是归到清儿口袋的,全都是这几天义诊所需的药费,若有剩下的也会归到医馆日常用度上来,所以是越多越好。</p>
幸好郑家来的不算迟,后面的被他一带动再也不是二三十两,全都涨到了五十两以上。</p>
“陆大人贺银二百两~”</p>
“张府贺银二百两~”</p>
陆淮之单出的贺银,没走尚书府的账,尚书府自然也派人来了,毕竟清儿还在他们府上小住过,不过就是准备的贺银不算太多,一听自家少爷如此大手笔全都吓坏了,忙派人回去禀报。</p>
怎么着也得把银子加到和少爷差不多,要不然传出去自家少爷不走家里的账还能说是和医馆小大夫关系好,但出了多少银子都没和家里通过气那就不好了。</p>
张县令也出了二百两倒是让清儿挺意外的,他刚调任到京城,打通关系定是花了不少银钱,也没什么产业,这时候还能出二百两给清儿撑门面真是让她不感动都不行。</p>
可惜张夫人是个深居简出不爱见人的性子,这次是派身边的大丫鬟来的,要不然清儿非得拉着她好好道谢一番才成。</p>
陆夫人倒是亲自来了,见清儿忙远远的打了个招呼就去了后院喝茶,估计会坐上一会儿。</p>
有着这两个大手笔的,接下来的贺银竟然又涨了,但涨的不多,也在一百两以下。</p>
不过很快形势就又发生了变化。</p>
“太子太子妃贺银五百两,人参两只,贡茶两罐,香料两盒~”</p>
这边还没来得及惊讶,门外又走来一队人,打头的竟是徐公公。</p>
徐公公可不是闲来无事出宫看热闹的,他是来传旨的,一时间门内门外跪了一大片,清儿脑袋懵懵的,只听到玉如意一对,文房四宝一套,药材若干,好似还有个什么花的盆景,反正是一两银子也没有。</p>
宣毕,清儿诚惶诚恐的连连道谢,徐公公倒是一脸笑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