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出门(1 / 2)

郑家收养孤儿是从郑永那一辈还小时便开始了,起先只收留沙场战死将士们的遗孤,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多,家里遭了灾的,养不起被扔了的,都被郑家带了回去。</p>

郑家雇人教导他们读书识字,亦或者各种挣钱的手艺,还有一些会跟着郑家人习武。</p>

等他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可以自己决定去留,不想走的便会加入郑家的商队,各地经营的铺子,或者做郑家的护卫。</p>

清儿本以为郑爷爷告老还乡搬到罗江县后他们便不再收养孤儿了,可今日看到的十三十四跟郑二郎他们差不多年纪,起的名字也十分有郑家特色。</p>

温姓那一辈可是有十三十四的,那这个十三十四又是姓什么?</p>

郑家还有多少个十三十四是清儿不知道的?</p>

虽然这是郑家自己的事,但现在太子盯着,皇帝也曾因忌惮让郑老将军离京。</p>

清儿毫不知情的把人带出去,万一出了什么事,或者吐露嘴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再连累郑家可就不好了。</p>

“说话呀”,清儿看着四处乱瞟的郑二郎,心急如焚,“是不能与我说?”</p>

“那倒也不是”,郑二郎看了眼郑玉琛,求助道:“堂弟你说?我嘴笨,我怕说不清楚。”</p>

清儿也看向郑玉琛,见他手里还拿着帕子一只脚都快踏进屋门了,犹豫了一下,道:“若是为难便算了。”</p>

郑玉琛闻言停下了脚步,思索半晌才开口,“不为难,只是不好叫外人听见,咱们进去说吧。”</p>

早食自然也派人送到了郑玉琛这里,清儿一边吃一边听郑玉琛聊起了郑家这几年私下里做的事。</p>

“她们并不算孤儿,都是有正经户籍的,也有名义上的爹娘,只不过大多都在郑家开设的善堂武馆长大。”</p>

郑玉琛解释道:“以前从郑家出去的大多都成亲生子了,他们感念郑家的恩情,未免郑家收养的孤儿过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会将这些孩子说成自己生的,亦或者捡来的,而这些孩子每年也会回去看一看他们名义上的爹娘,十三十四就是这样的情况。”</p>

郑二郎补充道:“她们可是自愿留下的哦。”</p>

“所以这样的孤儿还是很多?”</p>

清儿有些心惊,“这事太子他们不知道吧?”</p>

郑玉琛摇了摇头,“善堂各地都有,并不引人注意,我和郑二也是近两年才知道的,所以你不必担心,即便带她们出去也不会被人查出什么。”</p>

“那就好那就好”,清儿这才放下了心。</p>

不过转念一想这好像也不是坏事,自己正巴巴的满京城找学医的药童呢,既然郑家这边有无家可归的孤儿可以选择,为什么要不先选她们呢?</p>

既不用担心她们学完了就跑,又不用费心与她们的父母周旋。</p>

前阵子清儿找药童可谓十分不顺,即便真的有女孩子想学她们的爹娘也不同意,有些更是像要卖女儿一样,跟着清儿可以,但她必须要给多少两银子,把清儿烦的不行。</p>

这些孤儿就不一样了,她们本就要学手艺养活自己,学医也是一条出路。</p>

清儿将自己的想法一说,郑玉琛和郑二郎都表示赞同,但具体的还是要和郑伯伯商量。</p>

三个人吃完了早食就跑去找了郑永,郑永对此倒是没反对,但也要人家自愿的,所以清儿这边还要再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