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林甫嘴上说的是“遵旨”,但心中却颇为不甘。他不愿看到一个如此难得的机会就这样在他的眼前悄悄地溜走了,但他却又无可奈何。他识时务,会隐忍,绝不强出头。
正月二十一日,韦坚以“干进不已”的罪名由刑部尚书贬为缙云郡太守,皇甫惟明以“离间君臣”的罪名由河西兼陇右节度使贬为播川郡太守。
在一再请求之下,李适之被免去左相职务,改任闲职太子少保。曾经踌躇满志的李适之从政治舞台的正中央黯然退场。
门下侍郎陈希烈成为新任宰相。多年的官场生涯使得陈希烈变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次人事更迭使得李林甫再次将权柄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李林甫的政治反击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罢黜了李适之,打压了韦坚,除掉了皇甫惟明,不过却未能撼动李亨的地位。他知道从自己迈出第一步起,便再也没有了回头路,要么李亨万劫不复,要么他李林甫死无葬身之地!
在李亨与李林甫的这场生死对决中,杨玉环内心的天平曾经偏向过李林甫,因为李林甫的话语的确曾经对她有所触动。但她却竭力保持着中立,因为她隐隐感到老辣的李隆基似乎察觉了什么。
随着案件的终结,此前总是愁云密布的李隆基一时间喜笑颜开,因为一切都在他的预料操控之中。
对于李林甫,李隆基既要用,又要防,用他是为了牵制李亨,更是为了稳定政局;防他则是为了不会引发不必要的局势动荡。对于李亨,他既怜爱,又防范,怜爱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防范是因为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天然敌对性。
有惊无险的太子李亨幸运地逃过了一劫,但他也深知老辣的政治对手绝对不肯轻易善罢甘休。他急于在宫中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一番思量,李亨将目标锁定了江采苹。
(本章完,下一章:玉环回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