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政变(1 / 2)

由于驿站内没有灯火,李隆基和杨玉环回屋之后只能宽衣休息。李隆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而杨玉环却久久无法睡去。透过模糊的直棂窗能够依稀看到漆黑一片的窗外,不知道吉凶未卜的前方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明天自己将会睡在哪里。

她静静地品味着夜的凄凉,不禁回忆起兴庆宫内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的情景,这些情景如今都已随风而去。生父杨玄琰、养父杨玄璬、李瑛、李琩这些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的人如今要么阴阳相隔,永难再见,要么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这天深夜,高力士与陈玄礼密谋了许久,他们都知道这可是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重要抉择,彼此之间却依旧能袒露心扉,因为他们早已是共生死、同富贵的兄弟。

景龙四年(公元71年六月二十日二更时分,夜空的流星散落如雪。就在这天夜里,随着李隆基一声令下,这场改变唐帝国历史进程的政变悄然拉开了帷幕。那一夜是李隆基最为紧张的一夜,也是高力士最为不安的一夜。当一缕朝霞散在长安城的时候,高力士才长出了一口气。正是这场成功的政变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送上了皇位,也将李隆基送上了太子宝座。

可就在那个彻底改变李隆基命运的夜里,一直负责与万骑营将领联络的王毛仲却突然间不见了踪影,因为他知道政变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不过李隆基却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怨恨他,仍旧破格提拔他为将军,倘若没有他前期卓有成效的联络工作,政变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接下来二十年的时间里,王毛仲始终掌管着禁军,不过他却在权力的旋涡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在桀骜不驯的路上越走越远,或许他忘了自己的一切都是李隆基给予的,李隆基随时都可以夺走。

虽然李隆基的内心深处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王毛仲,但他却有些投鼠忌器。

就在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候,高力士在夜色的掩映之下来到陈玄礼的府上,那夜也像这夜一样谈了许久许久。高力士最后说:“既然陈将军对圣上如此忠诚,对朝廷如此忠贞,那么圣上如今可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都系于你一身了!”

陈玄礼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说:“玄礼肝脑涂地,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