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守哲想到,难不成,是他们西兆的运势不济?所以才会如此事事不顺?</p>
他们在大晔这里的人手折损殆尽,好不容易要有三十个人到来,可以补充一下自己的力量,自己好歹也能用这三十个人做些什么,而不是一直这样无为蛰伏。</p>
如此状况再持续下去,恐怕自己的伯父西兆王和父王也会对自己感到失望的。</p>
没想到,这第一拨还没到地方就已经全军覆没。</p>
而后面的两拨二十个人……呵呵!</p>
想必大晔的人早就已经张网以待了!</p>
如果他们够聪明,够警觉,没有暴露,只是联系不到自己这边的人。</p>
那么,他们或是原路返回,或是就地隐身也倒罢了。</p>
否则,这二十个人的下场如何,不用想也知道。</p>
尹守哲摇了摇头,想了想,索性还是回房睡吧。</p>
站起身,将案头的烛火吹灭。</p>
然而,心里乱得实在静不下来,脑子里始终还在想着这件事,想着京里这第一拨的十个人,后面的两拨二十个人……</p>
想着西兆那边几时能接到飞鸽传书?</p>
几时能再次安排人过来。</p>
心里乱,脑子里更乱,尹守哲索性又坐回到椅子里,就在这黑暗中望着窗外那浅淡的月光发着呆。</p>
直到外面传来了二更的梆子响,尹守哲才骤然回神,微微动了动身形。</p>
接着,撑着扶手站起身来,缓步走出了书房,回了后院。</p>
一切已成定局,多想无益,干脆去睡吧!</p>
翌日早朝。</p>
金殿上,承祺帝已经升坐龙椅,文武大臣见驾已毕,文东武西站立两厢。</p>
承祺帝居高临下,看着下面站立的众臣,半晌无语。</p>
而众文武也在这压抑的氛围中静寂无声地站立着,没有谁在此时出班奏本。</p>
之前清延府的事,京中的大臣们也都知晓。</p>
而就在中秋节前,一日之间,京中多座府邸被抄、被封,数位高官重臣锒铛入狱;</p>
在中秋的宫宴上,一下子少了多位官员。</p>
这些,众文武心中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p>
节前没有发落,节后,也该到处置他们的时候了。</p>
昔日同殿称臣的同僚,而今不见了踪影。</p>
至于有多少人要掉脑袋,多少人要被发配蛮荒,那就要看他们罪犯哪条?罪行轻重?</p>
再就是要看皇上的怒火烧到何种地步?</p>
帝王一怒,想活着,呵呵了!</p>
“诸位爱卿。”承祺帝高坐在龙椅上开口说道:“如今,中秋佳节已过,节前搁置的事情,如今也该办了。”</p>
听到承祺帝的话,站在下面的文武官员心里都是一震,心道:“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