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章 新的摆臂力学技术!十年了终于可以安排了(1 / 2)

发令枪92dB声波抵达运动员耳膜的0.023秒内。

第一道吴志强开始启动。

余位力看到屏幕上开始闪动数据文字,整个人都被吸引了进去。

半爆发式离地:采用“双膝同步弹射“技术,左右膝关节角度严格对称,均为108°,离地时股四头肌内侧头肌电信号同步率高达98%。

支撑优化:手掌根部加压形成“三角稳定区“,压强峰值达32N/cm,常规选手28N/cm)。

能量传导:踝关节背屈角度仅16°,,常规20°,缩短力传导路径0.03秒。

技术影响:离地瞬间髋关节角速度达850°/s,产生1420N垂直力。

0-0.1秒阶段重心前移量达23cm。

第二步步长突破2.08m时出现0.004秒的踝关节微颤,跟腱刚性待提升。

我……

我靠。

余位力一把年纪按道理很少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也见过各种各样的大场面了,但是当他看到屏幕上显示的这一组数据。

还是被——

深深的震撼。

以前这种东西通过开会研究也许也能,分析出个123。

但想说这么清楚很困难。

即便是现在的二沙岛。

在此之前你想要彻底的说清楚这些事情,也要开会分析研究,反复的琢磨。

现在呢?

我的老天爷。

仅仅一个系统就给你显示的明明白白。

甚至会给出分析的意见。

你别说到底是不是100%准确。

是不是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考虑进去?

你敢保证,你自己就能考虑到所有的方面就能说的100%准确吗?

这个东西出来可以作为一个绝对的参考。

在此之内在做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补充。

这就是让整个团队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而且也能让他们这一些人一下子就给看的直观。

“这么样?”

袁郭强明显已经经历过了这个阶段。

所以这个时候他更多看向旁边的余位力,是一种炫耀和略为得意的语气。

而且不仅仅是这一个人。

每一个人身上的数据都跟着显示出来。

而且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始显示。

就比如第二道许州正。

上面就显示到——

动态平衡启动:独创“振动式预备姿态“,起跑前0.5秒内完成3次2mm幅度的重心微调。

非对称蹬伸:左腿蹬伸角42°vs右腿45°,补偿先天性骨盆旋转3°偏差。

神经预激活:比目鱼肌在预备口令时已激活至静息状态的180%。

技术影响:

枪响后0.05秒即达最大蹬伸力1720N(比起之前提高7.8%。)

离地阶段膝关节伸展速度达23m/s,但躯干旋转惯量多消耗5%能量。

前两步触地时间差仅0.002秒(对比去年均衡提升)。

第三道赵昊焕。

杠杆效应最大化:192cm身高配合80cm超长蹬伸距离(去年75cm),髋角变化范围达62°。

旋转惯量补偿:左臂摆动幅度较右臂大8%,产生7.2Nm抗旋转扭矩。

延迟激活策略:竖脊肌在离地后0.03秒才达峰值激活(非同步激活)。

技术影响:

起跑器承受峰值力1830N。

第3步着地时身体前倾角仍保持39°(一般选手36°)

离地后0.08秒出现0.7cm垂直振幅(能量泄漏需优化)。

……

乖乖咙嘀咚。

这这这。

余位力已经傻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未想过。

仅仅是这么一瞬间,这个系统就计算出了这么多的东西,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方案。

这简直。

这简直是完全超越了上个时代余位力脑海中对于科技运动的上限。

这他看起来。

已经近乎于……

魔法了。

有这样的东西。

就算是普通的教练。

估计也能更好的针对性做出应对。

即便是还有很多系统没有想到的方面需要补全,但还是那句话,普通教练估计还没这个水平。

不。

是肯定没这个水平。

余位力自己第一反应就是……

这些东西别说自己一瞬间得出结论。

怕是给自己一个月去好好研究这种比赛。

也不一定能得出这么多的结论来。

而他。

就在一瞬间完成。

简直是巨大的冲击。

看着余位力这样。

袁郭强总算是感觉内心平衡了一些。

他还记得自己刚刚看到这个系统的时候。

整个脑子的冲击。

就像是被人来了个过肩。

大脑门子直接着地。

他甚至都觉得……

未来是不是自己要失业了。

因为就算是他自己。

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一枪很可能也得不出这么多答案。

甚至他骗不了自己。

别人面前说几句狠话还是为了面子。

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

给他再多的时间,他也不一定得出这么多答案。

还好苏神看到他的表情后,立刻想到了什么开口解释,告诉袁郭强再好的东西也是辅助机制。

也需要人去调整和输入。

不可完全依靠他得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参考。让教练员和团队节省更多的时间罢了。

没有人那还是万万不行的。

听到这里。

袁郭强才算是好受点。

转念一想,好像也是。

有了这些东西,教练员的生产力想象力准确性都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这么想的话。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从繁重的分析任务中解放。

这简直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余位力继续看。

苏神这边,是他最关注的点。

不仅仅是因为苏神是现在全亚洲跑得最快的运动员。

更是苏神的水平最高。

对于他的分析。

才能看出这个仪器设备的价值。

不然对于普通人。

分析的再多也是皮毛。

这个系统又能对水平高的人产生促进作用才有意义。

毕竟这玩意目前看起来是无法普及。

成本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