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大道之行也!(2 / 2)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笔,他缓缓停下了手。

萧宁抬起头,目光透过面具,望向远方,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远。

他将笔轻轻放下,取起刚刚写好的文章,将其交到了白霁雪的手上。

他的动作平静而从容,仿佛这一篇文章的分量,无需任何额外的解释。

白霁雪接过文章时,双手微微颤抖。

这并不是因为文章的重量,而是她从这薄薄的纸张间,感受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气韵。

她的目光扫过萧宁,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似疑惑,似敬畏,又似一种难以掩饰的期待。

她低头,将目光落在那篇文章上,开始细细品读。

白霁雪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

她轻轻开口,声音清冷却饱含深意:“诸位,这一篇文章,乃是面具公子萧宁的答卷。”

“我将在此,为大家朗读全篇。”

她的声音渐渐流转开来,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整个场地的注意力。

“《大道之行也》。”

开篇的标题,便让台下所有人屏息凝神。

白霁雪的目光深邃,她缓缓读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此句一出,全场瞬间一片哗然。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白霁雪的声音越发清晰,她抑制住心中的震动,一字一句,将文章缓缓朗诵下去。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每一句话,宛如化作一道无形的雷霆,震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这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幅关于理想家国的恢弘蓝图。

文章中没有堆砌繁琐的辞藻,亦无故弄玄虚的意境。

每一个字都直指人心,每一段话都带着深远的思索。

全场静得落针可闻,唯有白霁雪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当最后一句读完时,白霁雪的声音竟微微颤抖。

她缓缓低下头,看着手中的文章,久久没有再说一句话。

台下的人群,终于从震撼中醒来。

人群中,开始响起纷纷的议论声,但声音却出奇地压抑,仿佛每个人都不愿打破此刻的氛围。

“这是何等的格局与胸怀!”一位文士低声喃喃,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仅这一句,便足以震动整个文坛。”

“这样的文章,已然超越了文采本身,成为了一种对天下的思索与指引!”另一位年长者感叹,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敬佩。

“是啊,这不是普通的文章,而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理念。”

“可惜,这样的大道,世间难行。”

有人轻轻叹息,但更多的人,目光中透着敬畏。

“难行不假,但正因为难行,才显得弥足珍贵。”

“若没有人敢提出这样的理想,世人又如何能追寻更高远的目标?”

佳丽席上的红衣翩翩,此刻早已收起了往日的戏谑与轻佻。

她闭目轻叹,声音低柔而深沉:“这样的人,这样的文章……他是文人中的巨擘。”

紫烟绕的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台上的萧宁,语气中多了一丝感慨:“他不只是才情绝世,更有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格局。”

丹凤朝阳轻轻颔首,神色复杂地说道:“这样的文章,不仅仅是他的理想,更是他对这天地的承诺。”

白霁雪依旧低头,目光紧紧锁在文章上。

她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波涛翻涌。

这一篇文章,颠覆了她对文坛的认知,也彻底打破了她对萧宁的初步判断。

在她眼中,萧宁原本只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然而,这一篇文章,却展现出他远超常人的胸怀与格局。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她默念着这些字句,心中隐隐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涌动。

这不仅仅是文章,更像是一首充满力量的乐章,直击人心。

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像是打开了她内心的一扇扇门。

她本以为,自己已见过世间最为杰出的才子,听过最为动人的诗文。

但在这一刻,她才意识到,眼前这位面具公子,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

这不仅是才情的表现,更是一种贯通天地的智慧。

“这样的人……竟出现在缘会之中。”

她抬起头,深深看向萧宁。

那双明眸中,闪动着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敬佩,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感动。

她缓缓走上前,站在萧宁面前,沉默片刻,随后轻轻弯下腰。

这个动作,在场的所有人看来,宛如一记惊雷。

白霁雪,素来以冷傲自持。

她几乎从未对任何人表示过如此的敬意。

可此刻,她却毫不犹豫地向萧宁鞠躬。

“面具公子。”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白霁雪,拜谢此文。”

萧宁微微颔首,面具下的神情仍然从容淡定。

“多谢白姑娘。”

他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

台下的观众看到这一幕,纷纷屏住了呼吸。

片刻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沉却带着敬意的议论声。

“白姑娘竟然向他鞠躬,这实在是前所未有!”

“是啊,可是,这一篇文章,的确值得她如此。”

“这篇文章,堪称传世之作。”

白霁雪缓缓直起身,再次深深看了萧宁一眼。

她没有多言,只是轻轻将文章放在台案上,语气郑重地宣布:“此篇文章,堪称今日诗会的绝唱。”

她的声音回荡在胭脂湖畔,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人们的心头。

胭脂湖畔的秋风微凉,月色清幽,菊香随风飘荡。

湖水如镜,波光粼粼,倒映着台上那个孤傲的青衣身影。

洛青霜的目光停驻在萧宁身上,未曾移开片刻。

她静静地坐着,神情依旧冷淡,可那双明眸深处,却已不复最初的平静。

她缓缓抬眸,看着萧宁递交的文章被白霁雪颤抖着接过。

当白霁雪朗诵出《大道之行也》的第一句话时,洛青霜心中便泛起了一丝涟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一句如同雷鸣,震撼了她原本无波的内心。

起初,她以为这不过是寻常的豪言壮语。

可随着白霁雪一字一句地读下去,洛青霜的神情渐渐变化。

她那向来冷峻的面容上,竟浮现出一抹微不可察的惊讶。

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袖,目光随着白霁雪的朗诵而愈发深邃。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洛青霜听着,心中竟有些震动难抑。

这是何等的理想?

这是何等的胸怀?

这篇文章,不止是对国家制度的构想,更是一种对人心的洞察,对社会的期盼。

洛青霜原本对萧宁并无太多期待。

她只是因台下众人的议论而暂时留下,抱着一丝“看他如何出彩”的冷淡心态。

但此刻,这篇文章却像一柄利剑,直入她心灵深处,撼动了她那层冷漠的外壳。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这几个字如同重锤,敲击着她内心最隐秘的柔软处。

她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些岁月,想起了自己在冷眼旁观的世道中,曾见过的那些不公与悲苦。

文章中的字句,仿佛在为那些无处诉说的痛楚发声,又仿佛在为一片光明的未来铺路。

这篇文章并未刻意追求华美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书写了最深远的理想。

“他不仅仅是才子。”

洛青霜在心中轻声自语。

“他是一个敢于直面天地苍生的人。”

她的目光微微一闪,心中竟生出一丝从未有过的钦佩。

从冷漠到敬意,这一份转变,她自己都未曾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