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萧宁登场!惊艳!(2 / 2)

这一刻,台下的所有人,包括洛青霜,都为他屏住了呼吸。

空气中弥漫着诗的韵律与秋的凉意,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他而静止。

萧宁的诗作落定,胭脂湖畔再次归于平静。

但这片平静中,却蕴藏着暗流涌动。

刚才那短短的几句诗,仿佛从天地间采撷而来,带着凛然的秋意,震撼了每一个在场之人。

洛青霜静静地坐在席间。

她的目光依然落在萧宁的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方才,她原本准备离去,却因为这首诗而停驻。

那四句诗,不仅写出了秋的清冷与天地的辽阔,更是一种直击人心的孤寂与感怀。

如此深刻的诗句,竟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面具公子”之手,让洛青霜心中不由得掀起了一丝波澜。

青衣弟子站在她的身后,注意到师尊神情的变化,心中既惊讶又欣喜。

师尊的高傲与冷漠,他最为熟悉。

哪怕是柳山居和徐白眉的诗句,都未能让师尊多看一眼。

然而,这位名为“面具公子”的参赛者,却显然打破了这种局面。

他轻轻走上前,低声试探着问道:“师尊,您觉得这位面具公子如何?”

洛青霜没有立即回答。

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平静,仿佛刚才的震撼不过是瞬间掠过的波澜。

过了片刻,她才缓缓开口:“他……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她的声音冷清,带着一如既往的高远,但语气中却多了一丝难得的欣赏。

“他的诗句,用词简单,却意境深远。”

“秋风、黄叶、冷月、江山……皆是寻常意象。”

“然而,他却能将这些意象赋予新的生命,使之不再是空泛的辞藻,而是与天地共鸣的情感。”

洛青霜微微侧头,目光依然落在萧宁身上。

“若论才情,此人绝对在柳山居与徐白眉之上。”

青衣弟子听到这番评价,不由得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对师尊的苛刻一清二楚。

在她的眼中,柳山居与徐白眉已经足够出色,却仍然被认为欠缺深度。

而此刻,这位面具公子竟然得到了“在二人之上”的评价,这实在是罕见。

“师尊的意思是,他已经足够惊艳了吗?”青衣弟子试探着问。

洛青霜微微摇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才情虽佳,但一次诗作,终究不能说明一切。”

“他的这首诗,确实让我刮目相看。”

“但要论是否能达到真正的巅峰,还需要再看。”

“况且……”她的声音微微一顿,眸光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这位面具公子,究竟是何来历,为何从未听闻过他的名字?”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却能写出如此诗作,倒也值得关注。”

青衣弟子微微点头,心中暗自庆幸。

至少,这位面具公子,已经成功吸引了师尊的注意力。

在他的印象中,能让师尊产生如此兴趣的人,几乎寥寥无几。

“师尊,这位面具公子是否会是您要寻找的那位……”青衣弟子的话未说完,便被洛青霜轻轻抬手止住。

她目光如水,冷冷说道:“才一首诗,就下结论,未免太早。”

“文人之才,不止于诗作本身,更在于品性、胸襟与气度。”

“若他仅仅是空有才情,而无真正的风骨,那也不过是一介凡才。”

青衣弟子垂下头,不敢再多言。

他知道,师尊向来对人有极高的要求。

哪怕刚才的诗作让她大为赞赏,但若萧宁在接下来的表现中稍有不慎,也可能一无所获。

“不过……”洛青霜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轻叹。

“这样的才情,确实值得再看。”

青衣弟子抬头,看到师尊目光中的一丝复杂情绪。

他知道,这位面具公子,已经打破了师尊那层冰封的高傲,让她愿意多留一会儿。

“师尊,那接下来,您是否愿意继续观赏这场比试?”他小心翼翼地问。

洛青霜轻轻颔首:“既然已经留到此刻,不妨再看下去。”

“我倒要看看,这位面具公子,是否能在接下来的表现中,证明他真正的价值。”

她的声音依然清冷,但语气中却多了一丝期待。

青衣弟子听罢,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能让师尊暂时放下离去的念头,继续关注这场比试,已是今日最大的收获。

洛青霜重新坐回席间,目光落在萧宁身上。

她的神情虽依旧冷淡,但眼中已然多了一抹隐隐的兴趣。

她并未急于下任何结论,而是静静等待着。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大才,不会仅仅止步于一首诗。

而这位面具公子,是否如她所想,究竟能走多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胭脂湖的秋风再度轻拂,柳枝摇曳,湖水潋滟。

而洛青霜的目光,亦如这秋水般深远。

她静静地注视着台上的萧宁,心中隐隐升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胭脂湖畔的秋风轻柔,湖水泛着粼粼波光。

远处的菊花摇曳生姿,月影初升,洒下一片朦胧的光辉。

湖边的观众席间,气氛渐渐安静下来。

刚刚结束的一轮飞花令,淘汰了三位参赛者。

他们的诗句或拘泥陈词,或意境浮浅,都未能达到要求。

此时,台上只剩下八位参赛者。

每个人的神情都愈发凝重。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比试将更加激烈。

洛青霜目光轻扫圆台。

她的神情依然平静,但眼中已少了几分冷漠,多了一丝期待。

她在等待面具公子的表现。

这一位,是否能再次带来如前一轮般的惊艳诗句?

在场的观众也纷纷屏息凝神,期待着新一轮飞花令的开始。

“这一轮的飞花令,主题是‘月’。”

白雪霁的声音清冷而优雅,传遍全场。

“在十声击磬之内,参赛者需创作两句包含‘月’的诗句。”

“诗句需符合韵律与意境,辞藻堆砌者,直接淘汰。”

她话音一落,击磬声便随之响起。

第一声磬音悠扬清越,仿佛撕裂了夜的寂静。

月光下的圆台,瞬间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

八位参赛者纷纷低头沉思,或执笔落墨,或闭目冥想。

月亮,这一古往今来诗人们最钟爱的意象,有着无限的表达空间。

它可以是思乡的象征,是团圆的寄托,是冷清孤寂的化身,也可以是爱情、哲理的载体。

但正因为如此,写“月”极易落入俗套。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新意,成了这八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第二声磬音响起。

几位参赛者的笔尖已经落下,细微的沙沙声在夜风中回荡。

有人神情自若,似乎已有胸有成竹的构思。

也有人眉头紧锁,显然还未找到满意的思路。

第三声、第四声……

时间悄然流逝。

观众席中,议论声渐渐响起。

“‘月’这个主题太常见了,想写出新意实在不容易。”

“是啊,不过,也正是因为难,才能考验出真正的才情。”

“我倒是更期待面具公子的表现,他上一轮的诗句可谓惊艳全场。”

月光下,洛青霜静静听着周围的议论。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面具公子身上。

只见他站在圆台一侧,神情淡然,毫无紧张之意。

他的手指轻轻搭在案边,似乎在感受着月光的韵律。

他没有急于提笔,而是微微抬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月亮。

那神态,从容而专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与明月相伴。

“如此气度,倒真是少见。”洛青霜低声自语。

但她的目光依旧冷峻,没有丝毫松动。

青衣弟子站在她身旁,轻轻说道:“师尊,面具公子似乎已经有所准备了。”

洛青霜淡然一笑:“若他真能写出足够震撼的诗句,自然不必我多说。”

击磬声已然过半,台上的氛围愈发紧张。

第五位参赛者率先完成诗句。

他提笔在案卷上写下:“明月高悬映寒霜,秋风萧瑟照夜长。”

观众席中传来一些低声议论。

“这诗句虽流畅,但‘映寒霜’和‘秋风萧瑟’太过平常,没有突破。”

“是啊,这种描写月亮的手法,太普通了,缺少一份独特的韵味。”

第六位参赛者紧随其后。

他的诗句是:“银光千里洗天地,冷月孤影诉归思。”

台下的议论声再度响起。

“‘银光千里’写出了月光的广阔,但‘冷月孤影’未免显得有些陈旧。”

“归思?思乡这种意象大家都写过,没什么新意。”

接下来的几位参赛者相继完成诗作,但无一能引起更大的反响。

洛青霜听着那些诗句,心中已然生出几分冷意。

“终究还是俗气。”她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失望。

第九声磬音响起。

面具公子仍然没有提笔。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与月光对话。

他的面具在月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显得神秘而深邃。

洛青霜的目光再次落在他的身上,隐隐生出一丝好奇。

“他……到底会写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