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舟和李银航被作为鹅质,留在了伪装成艾丽莎的继母身边。</p>
变成天鹅的南舟,一边吧嗒吧嗒地啄着门环,一边暗自琢磨着这关卡的怪异之处。</p>
在【小明的日常】里,他们经历过类似的境况。</p>
“小明”将自己的恐惧化作了整个家,以及家中的鬼怪。</p>
也就是说,如果是和“恐惧”相关的关卡,他们身在别人的大脑里,应该体验的是主人的恐惧,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恐惧。</p>
但“艾丽莎”在选择的时候,却告诉他们,谁去都行。</p>
而江舫归来后的经历,更证明了南舟的推想是正确的。</p>
【野天鹅】关卡,利用的是玩家自己的恐惧。</p>
江舫恐高。</p>
所以,他面对的就是一重接一重的、必须去攀爬的高山。</p>
这就不免让南舟更加疑惑了。</p>
这个大脑的主人,难道没有自己的恐惧吗?</p>
难道他的杏仁体,只有在他们这样外来人的刺激下,才能分泌出代表“恐惧”情绪的物质?</p>
经过充分的休息,又拆穿了继母的假面后,他们离开了杏仁体。</p>
那时,距离他们进入杏仁体,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p>
可脑髓长廊中的咀嚼声根本没有止歇。</p>
咯吱咯吱,咕叽咕叽,咔嚓咔嚓。</p>
大脑的主人正无休止地享受着美食。</p>
这样的无休止的饕餮行为,本身就带有一股莫名的森森诡感。</p>
在杏仁体之后,他们又进入了充斥着荷尔蒙气息的松果体。</p>
在那间封闭的小屋里,南舟做了一个梦。</p>
然而苏醒过后,留在他脑海中的只有大段的空白。</p>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样通关的。</p>
他只能根据李银航和江舫的梦的内容判断,在梦境中,他们险些被曾经亲密的对象拐带,诱入深梦,再也无法醒来。</p>
这一关和【野天鹅】一样怪异。</p>
——大脑只能根据玩家的经历,来复刻情·爱的历程。</p>
结束了松果体的冒险,他们三个人重新进入了走廊。</p>
结果,走廊当中,那一直响彻着的食物咀嚼声突然消失了,只有怪异的汩汩水鸣声。</p>
接下来,他们进入了满布迷走神经的脑干疑核中。</p>
在这场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了史无前例的饥饿。</p>
……也同样体验到了史无前例的套娃式游戏。</p>
在这个关卡里,包含了《糖果屋》和《踩着面包的女孩》两段都带有饥饿主题的童话故事。</p>
这不由得南舟不把走廊里消失的咀嚼声和这一关联合起来。</p>
——当大脑停止进食时,主人就会立即进入极度饥饿的状态。</p>
这和他们在杏仁体和松果体里的遭遇迥然不同。</p>
之前的关卡,是游戏利用他们的记忆来影响他们。</p>
这一次,游戏自带的饥饿感,反而成为了困住他们的、影响他们的关卡。</p>
当思路推进到这一步时,南舟大概已经拼凑出了这个“大脑主人”怪异的画像。</p>
而【小人鱼】的关卡,更进一步地验证了南舟的猜想。</p>
大脑的主人,根本没有记忆。</p>
他甚至不能理解“记忆”是什么。</p>
所谓的“记忆之海”,只能根据机械的数据标准,判断玩家的记忆是真是假,并不断收纳玩家的记忆,占为己有。</p>
……</p>
简单回顾了他们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后,南舟垂下了手来。</p>
在他眼前,他们曾走过的五个房间,已经凝就成了显示屏上的五个蓝色区块。</p>
充塞了过多知识的前额叶。</p>
无法自行产生恐惧的杏仁体。</p>
无法自行产生性·欲的松果体。</p>
无节制地传递着饥饿信号的迷走神经。</p>
无法理解什么是“记忆”的海马回。</p>
……以及,走廊里间接不断的咀嚼声。</p>
南舟点亮了最后那一片海马形状的区块后,显示屏屏幕转灰。</p>
一个圆圈滴溜溜地在屏幕中央旋转起来。</p>
少顷,它跳出了“验证成功”的灰色字样。</p>
这样无声的、压抑的、机械的文字,让四周的气氛沉重粘腻得无法呼吸。</p>
南舟深深吐出一口肺里的浊气。</p>
眼前封闭的大门缓缓洞开。</p>
南舟他们逐步探索到了【脑侵】的最后一层。</p>
而这里,就是属于【脑侵】的真相。</p>
——他们进入了最后的房间,视觉中枢。</p>
一个可以看清三百六十度全景的透明玻璃房。</p>
四周骤然亮起的辉芒,让李银航忍不住挡了挡眼睛。</p>
当她再次恢复视物的能力时,她听到南舟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喟叹:“果然是这个样子的。”</p>
她眯起眼睛,仔细看去。</p>
他们似乎正浸泡在一片浅蓝的海域当中,像是三个被放入潜水笼中、沉入海底进行勘探的潜水员。</p>
然而,当她凝神再看,骇然发现——</p>
他们所处的,是一个灌满了淡蓝色营养液的立方体培养皿。</p>
培养皿里,没有别的,只有大脑。</p>
……只有乳白色的、完整的、宛如巨大核桃一样的大脑。</p>
李银航战栗着放眼望去。</p>
在透明的玻璃外,满坑满谷、一字排开的,都是这样的大脑。</p>
更远的地方,有一队身高两米半、生着细长手脚的怪物,在这一排培养皿旁走走停停,仔细遴选,精心甄别。</p>
他们的目光,李银航很熟悉。</p>
像是在菜市场里挑鱼虾肥瘦的、食客的眼神。</p>
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贴在他们所在培养皿外侧的标签。</p>
即使标签是反向的,她也清晰地辨认出了上面的字体:</p>
——“名称:饲箱1921号”。</p>
——“规格:90x90x90标准款饲箱”</p>
——“级别:精品级”</p>
——“食品成熟度:80”:,</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