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1 / 2)

經濟日報

五月初,謝子明打了轉業申請。

不過他這個級別,轉業手續沒兩三個月下不來,畢竟除了部隊工作要有人交接,轉業後安排什麽工作也要看合适的。

但他心裏難免悵然,白天把申請提交上去,晚上吃完飯沒多久,他就跑了過來說找陸平洲喝酒。

如果是別人大晚上來找陸平洲喝酒,他不一定會搭理對方,可這人是剛提交轉業申請的謝子明……雖然肚子挺撐,但陸平洲猶豫沒一會還是答應了下來。

程蔓知道什麽情況,也沒反對,去鬥櫃拿了一瓶白酒出來,又打開冰箱看了下裏面的菜,讓王芳現拍個黃瓜,再炸一盤花生米。

完了又問兩人:“要不要去買點鹵味給你們?”

謝子明一聽便笑:“這怎麽好意思。”

“得了吧,我看你的表情挺好意思,”程蔓嗤笑,“我帶程程去大院外面看一看吧,要是鹵味沒賣完,就買點回來給你們下酒,賣完就算了。”

認識十年,謝子明也不跟她客氣,玩笑着說:“還是弟妹好,老陸你有福氣啊。”

“你有本事在嫂子面前說這話。”

謝子明瞬間不吭聲了,他可不敢在顧文英面前說這話。

陸平洲呵呵兩聲,又對程蔓說有兩個菜下酒就行,沒必要弄那麽多東西。

但程蔓覺得謝子明正經歷着人生中的重大決定,心裏肯定煩悶,這頓酒不知道要喝到什麽時候,多弄兩道菜,他們就能多吃忌口菜少喝兩口酒,便說道:“就幾步路,正好帶程程出去轉一轉,盯着電視眼睛都直了。”

程程聽到自己的名字,轉頭問怎麽了。

程蔓說道:“媽媽去外面買鹵味,你去不去?”

程程喜歡的動畫片剛放完,現在正在放片尾曲,接下來要放的她沒那麽喜歡看,便用力點頭道:“去去去。”邊說邊從沙發上站起來,小跑着來到程蔓身邊,“我們現在就去嗎?”

“嗯。”

程蔓應聲,往外走去。

五月初的氣溫剛剛好,沒有夏天的炎熱,也沒有冬天的刺骨寒風,尤其是晚上六七點,太陽剛剛落山,出來散步最好。

母女倆走出院子,時不時能碰到或出來散步,或站在樓下路口閑聊的軍嫂。

這些人有的跟程蔓挺熟,有些沒說過幾句話,但不管關系是遠是近,同在一個院子裏住着,路上碰到了都要打個招呼。

所以從程蔓家到大院門口并不遠的距離,母女倆走了近十分鐘。

出了大院,外面更加熱鬧,小賣部門口最近多了幾個軍嫂賣吃食,母女倆還沒走到,烤串的味道就順着晚風飄了過來。

母女倆聞着味道,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只是到了一定年紀,新陳代謝就會變慢,再瘦的人腰部也容易有贅肉堆積。程蔓怕長胖,這兩年晚飯都吃的很少,這會饞蟲被勾出來,不免有些掙紮。

程程則沒那麽多顧忌,吸了吸鼻子仰頭說道:“媽媽,我想吃烤串。”

聽到這話,感情瞬間戰勝理智,程蔓冠冕堂皇道:“既然你想吃,那我去買兩串好了。”

嘴上那麽說,到了烤串攤前程蔓就改變了主意,兩串變成了四十串,理由也是現成的,帶回去給陸平洲他們當下酒菜嘛。

點好烤串,程蔓讓程程在攤位這裏站着,自己又去買鹵味的攤子買了一斤鴨脖半斤鹵藕,其他涼菜又湊了一斤。

買好鹵味回到燒烤攤,正好聽到烤串的軍嫂在跟人說飯館倒閉的事,站過去随口問道:“哪家飯館倒閉了?”

烤串的軍嫂正刷着油,聞言往後一指道:“喏,就這家,二師王團長媳婦跟人搭夥開的。”

程蔓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就見水果店旁邊的川菜館大門緊閉。

其實她剛才過來就看到了川菜館沒開,但她以為是開飯館的軍嫂今天有事,就沒往這方面想。

這會看到愣了下,問:“她們昨天不還開得好好的嗎?怎麽這麽快倒閉了?”

“好什麽呀,你平時見過大院裏的人去她們飯館吃東西嗎?”烤串的軍嫂說道,“李小娟炒菜不行的,我之前就勸過王團長媳婦,讓她找個手藝好點的廚師,她非不信,覺得李小娟會炒菜,現在好了吧,飯館一倒閉,她投進去的那些錢全打水漂了。”

程蔓跟王團長媳婦不熟,但在大院裏住着,很多事她都聽過一耳朵,知道川菜館是王團長媳婦和李小娟合夥開的。

烤串的軍嫂也正說到這事:“王團長媳婦耳根子也是軟,一聽李小娟說是川省來的,會做川菜就信了。可她也不想想,現在做生意這麽賺錢,人真有手藝幹嘛找她搭夥,讓她占大頭啊。”

燒烤攤前另一名軍嫂問道:“照你這麽說,李小娟是把王團長媳婦當冤大頭了?”

這話傳出去容易得罪人,烤串的軍嫂連忙道:“我可沒說這話啊!”

雖然她否認了,其他圍着聽熱鬧的人卻都覺得她是這麽個意思。

程蔓也這麽覺得,但她并沒有分出太多心神聽八卦,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川菜館的門面上。

程蔓穿越前總聽人說那幾年出生的孩子卷,還沒出生就要胎教,不到三歲就要認字識數,長到四五歲更忙,跳舞書法樂器武術,什麽特長班都來了。

有些孩子一放假,特長班能從早上排到晚上,比上課都忙。

當時程蔓看到這些新聞都覺得累,想如果她有了孩子,肯定不會讓孩子那麽卷,小孩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學就算了。

程程剛出生那會,程蔓也是這麽想的。

但是随着她日漸長大,程蔓的想法慢慢發生了改變,尤其是放假看到程程跟着大院裏的孩子到處亂竄,她就很想把閨女送到特長班去。

只是這時候沒有那麽多特長班,想學得去少年宮。

而想進少年宮并不容易,要麽孩子本身有特長,但這樣的進了少年宮後,只能繼續學習相應特長;要麽學校推薦,通過這個方式進去的倒是可以選擇學什麽,但這樣的名額不容易有。

其實對程蔓來說,名額都好說,最大的問題是距離。

臨江有三鎮,每鎮只有一個少年宮,而江這邊的少年宮在江樓區,從駐地家屬院過去,坐公交一個半小時起步,因為要轉車,運氣不好花兩個多小時在路上也有可能。

算下來,去一趟少年宮來回需要三到五個小時。

雖然少年宮不是每天都有課,基本周日去上一天課就行,但程蔓還是覺得太遠了。

比較起來,程蔓覺得每周花半天時間來回,送程程去少年宮上特長班,不如就近開一家特長班。

雖然程蔓的時間沒有那些分分鐘掙上百萬的富豪金貴,但随着輔導班規模擴大,她也确實越來越忙,經常周日還要處理工作。

對現在的她來說,每天能有一天休息都算是奢侈的事,為了送程程上少年宮而每周浪費四五個小時在路上,程蔓覺得不是很值當。

如果能就近開一家特長班,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當然,跟開特長班比起來,請家教可能更方便,但程蔓想讓程程學跳舞。

選跳舞有兩個原因,一是程程本來就在學武術,能強身健體,也需要拉筋練腰,接觸跳舞算是有基礎,學起來容易一些。而跳舞能塑形,練儀态,對程程自身也有好處。

二是這兩年電視能收到的頻道越來越多,各頻道的節目也日漸豐富,程程喜歡看的七巧板節目經常會有小孩子跳舞。

五六歲的小孩子看到,很難克制自己不去模仿,程程就經常跟着跳,對跳舞很感興趣。

只是學跳舞對場地要求比較高,一個帶落地鏡的練功房是基礎,他們家沒合适的地方。

但話說回來,如果真布置出這麽一間練功房,只有程程一個人用實在浪費,倒不如開個特長班,說不定能把裝修和老師費用給掙回來。

問題特長班要掙錢,肯定要選在人多的地方,人少了沒生源啊,別說掙錢,可能連本都收不回來。

這麽看,裏外加起來不到四百戶的家屬院顯然不是什麽合适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程蔓辦特長班的初衷是為了方便程程上下學,開在其他地方,離得再近也要坐車。

再加上家屬院裏外沒有空門面,所以程蔓一直很猶豫,直到這會聽說川菜館倒閉了,她才又想起這件事。

不過川菜館的生意到底要不要做下去,還是未知數,所以回去後程蔓沒提這件事,只将燒烤和鹵味拿到放到飯桌上。

謝子明見了連說幾聲謝謝,又熱情地邀請她坐下一塊吃。

程蔓說道:“坐下吃行,我可不跟你們喝酒。”

旁邊拿着烤串吃得滿嘴油的程程也附和道:“我也不喝酒。”

“我也沒想讓你喝酒,”謝子明說完,又擡頭看向程蔓,“弟妹你放心,有老陸盯着,我肯定不敢灌你酒。”

于是母女倆都坐了下來。

她們前腳剛坐下,王芳就端着炸好的花生米出來了,程蔓見了也招呼她坐下吃。

王芳有點猶豫:“廚房還沒收拾。”

“明天再收拾也行。”程蔓邊說,邊給王芳拿了根烤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