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柯云璐(1 / 2)

唰唰”</p>

</p>

姜玉楼的办公室里不停地响动着书页翻动的声音。</p>

</p>

自从宋文将柯云璐的《夜与昼》递过来后,他这两天几乎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阅读上面。</p>

</p>

上一回让他如此沉醉的作品还是路谣的《平凡的世界》。</p>

</p>

两部作品都很优秀,同样是改革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只是侧重点并不相同。</p>

</p>

柯云璐的《新星》和《夜与昼》将视角定位在了改革的执行者身上,而路谣的《平凡的世界》,则更多通过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展现了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p>

</p>

终于看完了整部手稿,姜玉楼轻轻合上稿件,呼出一口气,“呼,不过瘾,应该还有下部才是。”</p>

</p>

他想到宋文给出的那个“当代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不由点点头,觉得宋文评价得非常到位。</p>

</p>

这么好的作品,不发表在《最文学》上可惜了。篇幅的问题其实也好解决,发增刊就是。这个增刊,相当于单行本了,和单行本有所区别的是封面挂着的不是《夜与昼》而是《最文学》。</p>

</p>

想了想,他叫来了宋文。</p>

</p>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宋文很支持。</p>

</p>

只是,宋文还有一丝疑虑,“社长,柯云璐之前和《当代》合作非常愉快,怎么突然选择了将《新星》的续作交给我们发表,是不是……”</p>

</p>

“既然你好奇,那我们问一问当事人不就好了。”姜玉楼笑了笑,又问道:“老宋,你那有柯云璐的联系方式吗?”</p>

</p>

宋文点头道:“有的,他除了留下了地址,还留了联系电话。只是电话不是私人的,而是他所在工厂的电话。”</p>

</p>

说完,他将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交给了姜玉楼。</p>

</p>

姜玉楼也不含糊,直接拨通了电话。</p>

</p>

“这里是榆次县锦纶厂,请问你是哪位?”</p>

</p>

电话拨出去没多久,有人接听了电话,只是说话的人带着明显山西方言的普通话。</p>

</p>

“我是燕京《最文学》杂志社的社长姜玉楼,我想找你们厂的柯云璐柯老师。”</p>

</p>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那人又用带着惊疑不定的语气询问道:“你说……你说你是姜老师?”</p>

</p>

“如果你所说的姜老师是姜玉楼的话,那就是我。”姜玉楼笑着道。</p>

</p>

“啊!姜……姜老师……我是你的书迷!”</p>

</p>

“咳咳,这位同志,请问柯云璐老师在吗?”</p>

</p>

姜玉楼的这位书迷絮絮叨叨了很久,搞得姜玉楼尴尬不已,只能出言打断。</p>

</p>

“哦,抱歉姜老师,您要找柯云璐是吧,稍等。”</p>

</p>

电话那头突然传出一阵奔跑声,然后声音越发缥缈,直到消失不见。</p>

</p>

他看了眼宋文,无奈地耸耸肩。</p>

</p>

又过了五六分钟,又有一个标准的京腔出现在了电话那头,“您好姜老师,我是柯云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