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财货集散地(1 / 2)

江户港,从北美大陆的移民船回来了。</p>

</p>

这次运回来五百多万两白银,还有三万两黄金。</p>

</p>

如此大的收获,让杨延文的嘴都笑歪了。</p>

</p>

虽然兴义军领地内出产大量的白银和黄金,但不够杨延武糟蹋的啊!</p>

</p>

大明现在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去年从开春到六月,山东之地,一滴雨都没有下过。</p>

</p>

其他北方地区,也差不多。</p>

</p>

这么大范围的旱灾,对大明的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巨大的灾难。</p>

</p>

北方地区大部分农民的农作物都绝收了!</p>

</p>

大明北方之地,流民漫山遍野,连树皮都啃光了。</p>

</p>

而为富不仁的士绅豪强,仓库中本来有大量的粮食,却将粮价涨上了天。</p>

</p>

这导致本来还有点余钱的小家族,也没有粮食吃。</p>

</p>

为了求活,有的小家族,整个都往海外迁。</p>

</p>

在祖地和活命面前,显然活命显得重要多了。</p>

</p>

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老爷爷,宁死也不愿走。</p>

</p>

大明的户部倒也开仓放粮了,但明朝官吏的德行,众所周知,不扒拉层皮下来,能罢手吗?</p>

</p>

如果流民不能卖钱,这次的旱灾,大明北方之地,不死上百万人,是不可能的。</p>

</p>

不过,因为流民能换钱,无数士绅富豪,都在路边开启了粥棚。</p>

</p>

这些流民可是银元宝,饿死了不好!</p>

</p>

大量流民被送出海外,对大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人造反。</p>

</p>

如果是往常,早就有人揭竿而起了。</p>

</p>

除了故土难离的人们哭得呼天抢地,大明北方显得很平静,甚至表现出一副虚假的繁荣景象。</p>

</p>

大量的流民来到兴义军领地,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p>

</p>

但杨延武却有点不爽,因为从山东来了不少有着秀才身份的人。</p>

</p>

这些人脑袋很迂腐,否则以儒生的身份,也不可能在大明混得饭都没得吃。</p>

</p>

杨延武不喜欢他们,他们肯定会在兴义军的领地传播一些没用的东西!</p>

</p>

杨延武特意叮嘱移民署的官员。</p>

</p>

“以后这些身份背景是儒生的流民,都给我送到南洋去,让他们去和土著们玩去!”</p>

</p>

“好的,总督大人!”</p>

</p>

移民署官员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也被这几个迂腐儒生气到过,见到自己也是一张黄色面孔,这些儒生立马就摆起了架子,让他恶心坏了。</p>

</p>

杨延文此时拿了一张急报过来。</p>

</p>

“哥,北美大陆需要水银来炼白银,否则那里的矿场开不了工,怎么办?”</p>

</p>

墨西哥的银矿,西夷用的是水银来置换白银,想要炼出金银,就需要水银。</p>

</p>

但杨延文发现,兴义军库藏中并没有多少水银矿。</p>

</p>

原本以为在北美大陆找到了一个宝藏,但马上就出这么一个大问题,还真让人恼火。</p>

</p>

杨延武皱起了眉头,他炼制黄金,也需要用到水银,但现在水银的储存,只够朝鲜半岛的金矿消耗。</p>

</p>

这还是因为杨延武会循环利用,才没有将水银消耗殆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