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内情的人,还真的以为,大明国内,善人遍地呢!</p>
</p>
连赶几天路,刘理顺和书童来到了黄河渡口。</p>
</p>
看着眼神麻木的流民,排着队上船。</p>
</p>
书童刚想上去,被刘理顺给拉了回来。</p>
</p>
“少爷,我们不过河吗?”</p>
</p>
“别去,他们不是过河,他们是要出海!”</p>
</p>
刘理顺现在还记得被卖出海外的事情,怎么可能还犯第二次错误!</p>
</p>
刘理顺一路行来,都在感叹圣人光辉照耀大明,万世之治!</p>
</p>
但他唯一想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还要将这些流民卖到海外去。</p>
</p>
以刘理顺这种读死书的榆木疙瘩脑袋,是想不明白这一点的。</p>
</p>
他所崇拜的圣人,可没有小黄鱼,银元宝好使!</p>
</p>
有着几亿人口的大明,礼仪之邦的大明,还是有人觉得这些灾民可怜的,需要赈灾。</p>
</p>
直隶巡按颜思忠就上书,诉说北方受到旱蝗,又接着受到水灾,希望万历皇帝,能免掉赋税,开内努,救灾,以显皇帝的圣德。</p>
</p>
万历皇帝倒没有不吭声,而是下旨敦促</p>
</p>
大明的户部,也拨了银两下来救灾。</p>
</p>
只不过,这救灾的善款,来到了最下层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p>
</p>
如果是以前,这些流民唯一能得到的,就是一碗稀如水的汤水,终究还是会饿死在烂泥里!</p>
</p>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些流民可都是银子。</p>
</p>
自从兴义军拿下东瀛以后,开始用银子付账,大明的商人更高兴了。</p>
</p>
在大明,金子比银子值钱,但银子比金子更受欢迎。</p>
</p>
这些流民,就是行走的银元宝。</p>
</p>
各种势力,都在路边开起了粥厂,收拢流民,不让这些流民白白死去。</p>
</p>
流民想要吃上饱饭,就得答应出海求存,不能闹事。</p>
</p>
闹事的流民,也活不到第二天早上。</p>
</p>
以前的流民,都是大明父母官里的不安分子!</p>
</p>
这些人中,身强力壮的人,心思狡黠之辈,就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有的甚至落草为寇,更厉害的就会纠结流民暴动!</p>
</p>
现在的大明父母官们,也不是那么讨厌这些流民了。</p>
</p>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安心发大财!</p>
</p>
就连在张家口做着走私生意的山西商人范永斗,也参与了往海外贩卖流民的买卖。</p>
</p>
想要做这个生意,要疏通的关节非常多。</p>
</p>
但范永斗有的是办法,在这大明朝,就没有银子解决不了的问题。</p>
</p>
如果银子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说使得银子不够多而已。</p>
</p>
范永斗收集到的流民,还有从草原收到的皮毛,都是送往山东道孔家,然后从孔家买到粮食,茶叶,铁器等货物,又送到草原上。</p>
</p>
以前,利润大头全在草原这头,现在,两头都赚!</p>
</p>
莱州湾里,邱管家不再行船出海,而是在一个偏僻的港口旁的小屋中品酒。</p>
</p>
兴义军已经不需要他们亲自将流民送过去了,而是会派船来接。</p>
</p>
这些大明商人的船只,太过狭小,运载的人数又不多。</p>
</p>
卫生条件又不好,容易造成流民死亡。</p>
</p>
其中还有大量的婴儿夹在流民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亡。</p>
</p>
而这些商人,又不愿花大价钱购买兴义船舶公司制造的大帆船。</p>
</p>
为了避免流民过多死亡的情况出现,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传染病。</p>
</p>
杨延文特意组建了一个航远公司,来负责这件事情。</p>
</p>
杨延文本来觉得流民够多了,已经不好安排了。</p>
</p>
结果北美大陆,是有多少人,要多少人!</p>
</p>
刘文华甚至夸下海口,将兴义军领地内的人全部迁徙过去都还嫌少!</p>
</p>
刘文华也不是无的放矢,北美大陆,太平洋东岸的西部小平原,就和现在兴义军的领地差不多大小,别说还有广袤的东部平原,等着他们去征服。</p>
</p>
刘文华在信件中,答应杨延文,愿意用真金白银,购买这些流民。</p>
</p>
本来就为政务衙门的财税头痛的杨延文哪能不重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