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关原城(2 / 2)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在这里出生。</p>

</p>

三河的人,性格都很桀骜,不是甘居人下之辈。</p>

</p>

此时,德川家康,正为美浓平原的防守伤透了脑筋。</p>

</p>

“家督,雪融了!”有家臣兴奋的进来禀报!</p>

</p>

……</p>

</p>

三月,雪融,兴义军也停止了攻势。</p>

</p>

杨延武令古阿多坐镇彦根城,同时在关原城的西部,驻防了五千兵马,按地势修建军寨,监视德川家康的动向。</p>

</p>

同时,命李肖虎领兵,将铃鹿山地以西的城池,全部攻略下来。</p>

</p>

杨延武本想要一击覆灭东瀛,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p>

</p>

这东瀛本州岛,山岭太多,各个封国又离得远,由海上出击确实方便,但要打大的战役,却受到了船只吨位的影响。</p>

</p>

杨延武必须要停下攻势,后勤快跟不上了!</p>

</p>

很多船只要进行检修,粮草辎重,都要慢慢运过来。</p>

</p>

进攻大坂之战,兴义军将这一年的储备都打空了!</p>

</p>

但总攻势停了下来,也不是就真的停战了,陈古的舰队,可是一直在沿海,寻找着机会!</p>

</p>

……</p>

</p>

虾夷岛上,刘文华已经运了三个来回,运来了三万人,有明朝流民,也有朝鲜族,还有东瀛的普通农民。</p>

</p>

在日高山脉的东南角,刘文华指挥修建了一座高百米的灯塔。</p>

</p>

这是一座实验性质的灯塔,用了钢筋水泥做地基。</p>

</p>

灯塔分五十层,下宽上窄,,储物室都配置齐全。</p>

</p>

最高层,是一间灯室,四周用了厚实的透明玻璃,阻挡住狂风暴雨。</p>

</p>

如果没有这种高强度的玻璃,这种灯塔几乎没有用。</p>

</p>

用于照明的灯,燃烧的是鲸油,鲸油燃烧起来,非常耀眼,还没有烟雾,</p>

</p>

通过特制的镜子,将灯光聚合照向远方。</p>

</p>

而守塔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灯塔进行维护。</p>

</p>

这个工作不辛苦,但远离城市和村镇,很是孤寂。</p>

</p>

按杨延武的安排,这种工作的工资很高,而且在这里的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家子。</p>

</p>

工作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安排去更好的地方。</p>

</p>

北海道渔场中,兴义渔业公司的三个捕捞船小队正在作业。</p>

</p>

他们用的是剑麻制造的渔网,渔网更大更结实。</p>

</p>

这里的渔业资源太丰富了,一网下去,就有一吨多的渔获!</p>

</p>

现在天气转暖,海中的鱼群就更多了!</p>

</p>

其中的特制大渔船,晚上都不回港,而是由航行速度快的轻便船只来运送补给,送回渔获,只有出现风暴天气,才会回港。</p>

</p>

刘文华驾驶了着一艘科考船,在晚上来到了海面上,就在这些大渔船的周围,在这漆黑的晚上,灯塔的灯光非常明显。</p>

</p>

刘文华测试出来了一个结果,在三十公里之内,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灯塔所散发出来的光芒!</p>

</p>

刘文华不由佩服杨延武的知识之渊博,这种设计,也能想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