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上辈子的时候,一直想自驾一趟318去雪区,看看传说中湛蓝的天空,所以做过从蓉城到日光城的攻略,知道整个行程大概需要六到七天的时间。
但是八十年代末的318不是后世的318,路况要相差很多,所以李野预定二十四号出发,四月二号之前抵达林芝,四月四号之前抵达山南。
所以二十二号到二十三号,是预定汇合的日子,但是从二十一号下午开始,就有烈士亲属抵达蓉城了,或许他们知道,如果错过了这次,可能就错过了一辈子。
二十二号早上,姐姐李悦给李野打电话:“小野,二狗那边有点麻烦,我和婆婆要二十三号才能到蓉城,你先过去帮我照看一下,千万别有什么遗漏,别怠慢了烈士亲属.”
亲属的接待工作是风华服装负责的,李野所在的轻汽公司虽然是“国营大厂”,但是出了京城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能量,但是风华服装在川省的渠道力量却非常雄厚。
“行,我待会儿就去,你放心吧!别着急啊!”
李野当即答应了下来,虽然他相信以二狗的办事能力,肯定能把事情办的滴水不漏,但姐姐既然吩咐了,自己责无旁贷。
听说李野要过去照看烈士亲属,一分厂的十几个年轻人立刻表示可以过去帮忙,反正整备车辆都是技术人员的事情,他们这些司机精力充沛,闲得蛋疼。
当然了,主要还是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成为“伟大战士”的梦想,所以对那些长眠的战士非常敬仰,连带着对亲属也怀有尊敬。
“小朱,你安排几辆车跟着过去,我估计是来的人有点多,预定的旅馆住不下了,大家帮忙转移一下.”
“好的好的,咱们没别的,就是车多”
在跟白象的自卫反击战中,内地一共阵亡了772人,所以李野预料也就几百人,因为有些人肯定不来,但是现在看来情况有些意外。
而当李野等人开车到了二狗的旅馆之后,才知道姐姐为什么急着喊他过来。
本来他以为是来的人太多,二狗一时之间照看不过来。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来的人比预料的还要少,但是情况却很特殊。
因为过来参加扫墓的亲属,有一大半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小脚老太太”。
你说都是小老太太也没啥,关键是她们还哭,别管认识不认识,几个老太太凑在一起就开始哭,整个旅馆里呜咽四起,凄凄惨惨。
因为都不是来自一个地方的,所以口音很乱,但李野只听了一会儿,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她们翻来覆去说的,也就是几句话。
“我儿子当年才十九.”
“我家三小子要是活着,今年应该四十七了.”
“我儿子属龙的,今年应该多大呀?”
“.”
怪不得李悦着急的给李野打电话,让他过来帮忙照看,你说现场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小朱抽抽着鼻子问李野:“哥,怎么都是老头老太太啊!他们家的年轻人呢?”
李野叹声说道:“都二十多年了,当时最年轻的妈妈,也老了啊.”
小朱怔了怔,有些生气的道:“那他们就没有兄弟姐妹吗?这么大老远的,就让老人一个人来?”
李野再次叹息,说道:“各家有各家的日子,都忙,忙来忙去,有些记忆也就淡忘了,只有亲生父母,才能永远记着儿子当年的模样.”
“.”
现场的情况,也是出乎李野预料的。
他本能的以为前来扫墓的,都跟杨槐花和杨玉民的情况差不多,但不曾想当年阵亡的战士,大部分都是没有成家的,
就算成家有了孩子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媳妇儿带着孩子改嫁,也大概率不会让儿子来这一趟,毕竟大家都有了新的生活,有些记忆,就应该淡忘。
而且人死如灯灭,扫墓这种行为在很多人嘴里,根本就是“无用功”。
但是这种记忆在妈妈心里,却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李野看看现场这些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行,估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对陌生的环境有一种天生的畏惧。
但她们还是来了,只为去看一眼那冰冷的墓碑,只为了做一次“毫无意义”的行为。
二狗从一个房间里走出来,看到了李野。
他赶忙过来对李野说道:“刚才我跟小悦姐请示了一些事情,没想到把你也给折腾过来了”
李野道:“这种折腾是应该的,你这里人手够吗?这些亲属可不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人照顾.”
二狗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这些大娘一哭起来就哭个没完,我们这种大老爷们又不好劝,
所以我请示小悦姐,让她紧急调一些能说会道的女同志过来安慰她们,要不然咱还没走,就哭坏了身子,可就不好安排了。”
李野点点头道:“多抽调一些人过来,把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分组,一个组配一两个女同志随行,另外马上联系医院,给年龄大的亲属做一次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