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提出拍一部纪念英烈的纪录片,本是打算一举多得,了了杨槐花的心病,也宣传一下自家的产品。
但是杨玉民在单位提出这个构想之后,中选部的反应却超出了李野的预料。
人家干的就是宣传工作,一眼就分辨出了这种记录片的宣传价值,当即派了一位副司级干部跟风华服装和轻汽公司对接,表达了自己的重视和支持。
在内地,什么事都讲究个规格,于是轻汽公司的上级也派了人参与,导致李野这个发起人直接成了小虾米。
李野给杨玉民打电话,笑着问道:“怎么搞这么高的规格?我压力很大啊!”
杨玉民跟李野解释道:“其实部里在很多年前就有类似的提议,但苦于经费限制,一直没有机会落实,这次好不容易抓住了两个出钱的,可不能让你们反悔.”
“谁反悔谁是傻子,钱就是拿来用的,就看你怎么用.”
八十年代的内地机关是真缺经费,要是在几十年后,但凡露出一点风声,上赶着送钱的人排队能排出五里地去。
但是李野不是傻子,却有人把他当傻子。
当一分厂准备协助中选部拍摄纪录片的消息传回去之后,牛红章立刻召开干部会议。
“这是国家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上级给我们的考验,要在十几天内,保证至少几百人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对组织和管理的要求非常高,难度非常大”
牛红章的口才相当好,口若悬河的说了二十分钟,把大规模集体行动的组织难点和各种风险说了个遍。
这一点李野也承认,几百人走318去扫墓,肯定会牵扯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路上万一出现突发情况,就非常考验组织者的应对能力。
不过因为中选部的重视,让这次扫墓有了官方的背书,到时候可以征求当地的支持,人员管理起来也要容易一些。
要不然有的向东,有的向西,各种事情扯起皮来麻烦都要麻烦死。
但是牛红章说了半天之后,忽然话锋一转。
“这种复杂的行动,需要有大型活动组织经验的人来主持,马经理,要不你跟着走一趟吧?”
“我走一趟?”
马兆先惊讶的看着牛红章,一时之间没看透他的意图。
这次的新车测试预计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是只走扫墓那一段,也得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可是将近一个月。
马兆先现在主持轻汽公司的生产工作,脱离岗位一个月?没有这个道理吧?
山中无老虎,让你牛红章称大王?把山上的瓜果桃李都吃个干净?
而且这个带队的活儿,本来是李野的,我马兆先跟人家抢什么风头?
牛红章看到马兆先迟疑,便贴心的问道:“怎么?马经理工作上走不开?”
马兆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但牛红章不给他机会,已经脱口说道:“那我带队走一趟吧!我以前在单位的时候,组织过多次上千人的集体活动,
而且这次的扫墓也有着很好的思想教育意义,属于我的本质工作.”
你本职工作个蛋蛋啊!不管于公于私,轮得到你来带队吗?
马兆先心中大骂。
这个活动是人家李野争取来的,李野又是一分厂主管技术生产的干部,
就是按照工作惯例,也应该是总厂副职带队最合适,你凑什么热闹?
虽然说到时候部里和中选部都会派副司级干部到场,但你凑过去没多大用吧?你一时半会儿升不着。
但是再厉害的手下,也不能越过自家领导跟大佬握手,如果牛红章带队,到时候只要从中作梗,却可以阻止李野在领导面前露脸,不让李野在文字报告上“出名”。
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马兆先沉声说道:“老牛,这次的新车测试计划是一分厂制定的,已经计划了很长时间,方方面面也已经安排妥当,这时候换人带队.你能适应吗?”
牛红章看向李野,淡淡的道:“我当然能适应,就是不知道李野同志适不适应?”
李野瞥了牛红章一眼,平静的道:“确实不冲突,我们也很高兴牛书记能关心新车的测试工作,只不过这次的测试工作会很辛苦,就是不知道牛书记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牛红章勾了勾嘴角,冷笑着说道:“这你尽管放心,我的身体或许不如一些年轻人,但要说到吃苦,现在的小伙子可不是对手。”
李野笑了笑道:“那我同意牛红章同志的要求,同时我建议总厂也应该组织测试车队,对新上市的1041进行耐久测试,以便于后续的进一步改进工作。”
马兆先眉毛一挑,就听懂了李野的意思。
他果断的道:“这个提议好,总厂这边不能总是等着一分厂分享变革经验,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抢在前面”
马兆先的口才也不错,而且又主管总厂生产,牛红章根本就没有反对的理由和能力。
但他也只是冷笑着看了李野几眼,就赞同了马兆先的意见。
李野的意思,就是组织两支测试车队,到时候虽然牛红章“主持工作”,但大家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互相谁也不干涉谁。
【你想的太轻松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你还不知道我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