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花神的灵蕴(6600字)(1 / 2)

竖子!本官堂堂从三品鸿胪寺卿心里暗骂,深吸了一口气,高声道:</p>

“本官鸿胪寺卿刘达,前来迎接云州使团。”</p>

连喊了数遍,御风舟上没有回应。</p>

鸿胪寺卿又在寒风中等了一刻钟,在官道来往百姓的好奇打量中,无奈的离开。</p>

舟上的是大爷,等的起,他却等不起,不能把云州使团迎进京城,是他的失职,诸公和陛下都得怪罪于他。</p>

“大人,请上车。”</p>

下属为他掀起马车的门帘。</p>

“上什么车,给本官备马!”</p>

鸿胪寺卿迁怒的骂了一声,从京城到内城,再到皇城,坐马车得何时才能抵达?</p>

嘚嘚嘚马蹄狂奔中,鸿胪寺卿赶往礼部。</p>

鸿胪寺隶属于礼部,既然云州的竖子认为他官职不够,那就只能找官儿更大的。</p>

礼部,堂内。</p>

礼部尚书眉头紧皱:</p>

“竖子!</p>

“这是要给朝廷一个下马威啊。。”</p>

骂归骂,礼部尚书沉声道:</p>

“让算了,本官随你走一趟。”</p>

他原本想让礼部侍郎出面,但考虑到从官职来说,侍郎只比刘达这位鸿胪寺卿大半品,所以决定自己亲自出面。</p>

鸿胪寺卿松了口气,一边与礼部尚书往外走,一边说道:</p>

“劳烦尚书大人了。”</p>

礼部尚书年事已高,骑不了马,两人换乘马车,一路朝城门口疾驰。</p>

半个时辰后,马车穿出城门,礼部尚书掀开门帘,看见了官道边,那艘巨大的木舟。</p>

马车在木舟边停靠,礼部尚书高声道:</p>

“本官礼部尚书,前来迎云州使团。”</p>

俄顷,船舷边探出一名侍卫,神态倨傲:</p>

“我家公子说了,阁下身份不够。”</p>

礼部尚书脸色一沉,压住怒火,淡淡道:</p>

“回去问问你家公子,到底怎么样,他才肯进京。”</p>

侍卫没动,嘿了一声,昂起下巴:</p>

“九公子说了,要亲王相迎,首辅作陪,礼乐不缺。若是办不到,便早些说,他好打道回府,告诉云州的十五万将士,大奉不愿和谈。”</p>

“这不合礼制,让你们那九公子出来说话。”礼部尚书高声道。</p>

侍卫不理会,缩回了脑袋。</p>

礼部尚书额头青筋跳动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恢复平静。</p>

他旋即看向身边的鸿胪寺卿,道:</p>

“派人去请示陛下。”</p>

御风舟上,简易的房间里,姬远坐在桌边,修长白皙的双手剥着橘子,银骨小扇放在手边。</p>

“九哥这是在给大奉朝廷一个下马威?”</p>

许元槐站在窗边,把刚才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p>

“聪明!”姬远赞了一声,旋即又摇头:</p>

“但还不够聪明。”</p>

许元槐皱了皱眉。</p>

姬远侧头,看向坐在椅上,安静读书的许元霜,笑道:</p>

“元霜你有什么看法。”</p>

许元霜头也不抬,淡淡道:</p>

“无非是试探底线罢了。”</p>

“看看,看看”姬远笑眯眯道:</p>

“还是元霜妹子聪明,元槐啊,从我们降落在京城外,谈判就已经开始了,不是非得坐在谈判桌上,明白吗。”</p>

见许元槐似乎不服气,姬远边吃橘子,边说道:</p>

“你得知道小皇帝的底线在哪里,明儿进了金銮殿,才能拿捏到他的三寸。”</p>

许元霜蹙眉道:</p>

“永兴帝未必会吃你这套。”</p>

姬远拿起银骨折扇,“啪”的展开,平贴于胸,笑道:</p>

“这也是一种试探,试试小皇帝的水准。”</p>

他的年纪还没永兴帝大,却带着俯视的语气。</p>

等了近半个时辰,忽然听见外头有人高声道:</p>

“炎亲王和钱首辅前来迎接云州使团。”</p>

姬远“唰”的一声,展开银骨小扇,平贴于胸,摇头失笑:</p>

“有这么个皇帝,大奉何愁不灭啊。”</p>

豪华的“迎宾队伍”进城,一路上,周遭百姓指指点点。</p>

“这是云州的旗啊,这么说青州真的失守了,前几天说的,朝廷要议和的事是真的?”</p>

百姓里识字的,辨认出了使团里云州旗帜,黄色为底,绣白云,红线修成一个大大的“云”字。</p>

京城的流言蜚语管控的最好,百姓平日里只敢私底下说,不敢在茶馆、青楼等公开场合讨论青州失守,监正战死,朝廷决定议和的事。</p>

此时见到云州使团入京,压在心里的情绪立刻反弹,站在街边大声议论。</p>

“区区一个云州逆党,竟跑到京城来耀武扬威了。”</p>

“连许银锣都守不住青州吗。”</p>

马车里,姬远听见这句话,掀开了窗帘子。</p>

“民间到处流传许七安在云州独挡八千叛军,在玉阳关一人一刀,把巫神教二十万大军杀的丢盔弃甲。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p>

姬远啧啧连声:“当初我们兄弟姐妹,接二连三听闻许七安在中原的事迹,心里不忿,认为他不过是侵占了原本属于我们这一脉的气运。</p>

“而今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你们说,议和的事传开后,百姓会怎么议论朝廷,又会怎么议论他们爱戴的许银锣?”</p>

许元霜沉默片刻,盯着他:</p>

“难怪你要这般大张旗鼓。”</p>

姬远“啪”的打开折扇,微微扇动,笑而不语。</p>

皇宫。</p>

御书房,永兴帝听完宦官的汇报,得知云州使团已在驿站住下,这才如释重负。</p>

他不再胡乱走动,坐回鎏金色的大椅上。</p>

没多久,赵玄振从外头奔进来,高声道:</p>

“陛下,许银锣和临安殿下求见。”</p>

他来做什么永兴帝皱了皱眉,道:</p>

“请他进来。”</p>

赵玄振退下,几分钟后,领着一袭青衣的许七安,一身红裙的临安迈过门槛,进入御书房。</p>

一对璧人。</p>

永兴帝看到临安脸上浅浅的笑容,沉重的心情稍稍放松。</p>

他接着望向许七安,笑道:</p>

“许银锣总算回京了,来人,赐座看茶。”</p>

许七安摆摆手:</p>

“不必。</p>

“陛下,你果真要议和?云州叛军气势如虹,为何要选择在此时议和?</p>

“无非是想趁机压榨朝廷,耗尽朝廷最后一口气。如果议和,就真的没有胜算了。”</p>

永兴帝脸上笑容缓缓消失,淡淡道:</p>

“那许银锣觉得应当如何?封你做雍州总兵,与云州叛军决一死战?</p>

“许银锣有信心打赢吗,朕知道许银锣修为高绝,乃三品武夫。可连监正都死在他们手里,你又能做什么呢!”</p>

许七安道:</p>

“陛下如果信得过,我会与亲赴战场,与云州军玉石俱焚。”</p>

“可朕不愿意!”永兴帝似乎失去耐心,陡然加重语气,高声道:</p>

“议和是唯一的希望,只要能熬过严冬,等来春祭,大奉自然会好转。何必非要在此时与云州叛军玉石俱焚。”</p>

许七安没再多说,转身就走。</p>

永兴帝现在一心求和,停止干戈,劝根本没用,那便不需要劝了。</p>

“狗奴才”</p>

临安追了几步,然后顿足,大步走回永兴帝面前,大声道:</p>

“皇帝哥哥,你为何不能试着相信他。”</p>

永兴帝摇摇头,嗤笑道:</p>

“信他?信他许七安,大奉就有救了?</p>

“监正都无法对付的敌人,凭他许七安,能力挽狂澜?”</p>

临安气道:</p>

“你就是胆小怕死。”</p>

“你”永兴帝勃然大怒,抬手欲打。</p>

临安红着眼眶瞪着他。</p>

“滚,给朕滚!”</p>

永兴帝指着门口,大吼道。</p>

【一:云州使团入京了,大张旗鼓。】</p>

地书聊天群里,怀庆把今日云州使团入京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p>

【四:他在试探永兴帝底线,唉,还没见面,底线就给人家摸清了。如此火急火燎的请人家进城,这不是赤裸裸的表现出想和谈的意图吗。】</p>

楚元缜心思敏锐,把云州使团的动机猜测的八九不离十。</p>

【二:永兴帝这狗皇帝,连元景都不如,带队的是谁?】</p>

李妙真气的牙痒痒的。</p>

既气云州使团,又气永兴帝懦弱怕事。</p>

【一:潜龙城主第九子,叫姬远,目前住在内城驿站,内外重兵保护,还有两位金锣。】</p>

【二:这是怕许七安去杀人吗?他应该回京了吧。】</p>

【一:他在我这儿。】</p>

去死李妙真咬牙切齿。</p>

皇城,怀庆府。</p>

宽敞雅致的内厅,穿着梅色宫裙的长公主,放下手里的地书碎片,嘴角一挑。</p>

她望着对面的男人,轻声道:</p>

“眼下的情况,与号召捐款时不同,你便是把刀架在永兴脖子上,他多半也不会屈服。</p>

“诸公亦是如此,而今京城官场,七成以上的京官,是同意议和的,此为大势。”</p>

刚从皇宫出来的许七安,缓缓点头:</p>

“赵守说过,要盘活眼下的死局,大奉的钱粮问题一定要解决。</p>

“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是,我要与许平峰,与云州叛军死磕,朝廷就必须无条件支持,不能拖后腿。”</p>

现在,永兴就在给他拖后腿。</p>

怀庆沉默半晌,道:</p>

“他确实软弱了些。”</p>

许七安摆摆手:</p>

“不说他了,寻我过来何事?”</p>

他前脚刚离开皇宫,后脚就被怀庆的侍卫长请来,对方就守在宫门外。</p>

怀庆沉吟片刻,道:</p>

“前段时间,你说过,要挽回大奉如今的颓势,只有三个法子,一:超凡强者的数量必须追平;二:解决钱粮问题;三:复活魏公。”</p>

许七安静静听着,点了点头。</p>

怀庆深吸一口气:</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