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状元(1)(1 / 2)

宁家族长赶紧让人去请了还有其他没有在场的族老过来。众多族人听说宁书昊家送修祠银子来了,也都拥过来观看、凑热闹。

宁家族长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说话行礼都很有气场:“宁家小侄已经说了,这些银子托付由族长和各位族老安排使用。当今朝廷提倡节俭,我们宁家也不是什么大世家,祠堂不用修得太奢侈。余下的大部分银钱就把族学重新办起来,家族要振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家族子弟。除了修葺族学的屋舍,购买桌椅物什,再买一些肥田,肥田的出产就用于支付先生的费用和族学里日常的开支。”

族长的父亲前任老族长过世前,就想拿出五百两银子给摇摇欲坠、就要关门的族学,当时族长一家都是反对的,独木难支,五百两银子能救一时,却撑不了多久。现在宁书昊带头捐了三千两,还提出了买田养族学这样的好主意,族长自然想了了父亲的遗愿,自己再添了五百两。

在场的几位族老和家里条件较好一些的族人都多多少少地响应了,族长指派了一名刚考中秀才的穷苦族人家的孩子负责记账,说好族里每个月给他半两银子的月钱。

而京城里的下人,宁父也只带了董浩和两兄妹三人身边贴身侍候的人、善文还有两个贴身丫鬟跟着回古宁县。京城里宅院是景旭远安置的,现在也该是归还的时候了,不过景旭远却送来两张地契,一张是如今所住的房子的房契,还有一张是临近的一处三进院子的房契,如果两处加起来直接打通修葺一番,想来也是很气派的住所,完全够宁家所有的住了。

本来宁父是不想接受的,毕竟无缘无故的,京城房价寸土寸金,不过宁父婉拒了几次,景旭远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不仅如此,还让人送来辆大车的东西,说是送给惠姨和几个弟弟的。

此次的行程比上次进京快了很多,三日不到,一行人就到了古宁县。

早在路口等待的人赶紧快马奔回去通报,很快,张明华县令带着县衙同僚,宁家族长带着族老们都赶到宁家宅门前迎接。

与宁家有关系的众人也陆陆续续闻讯赶来。一下马,首先向各位知府、县令等地方官行礼,宁父虽然现在还未上任,但是圣旨以下宁父现在已是稳稳妥妥的从四品官职,不仅像张明华这样的七品县令态度恭恭敬敬,就算是比宁父官职高些的知府也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与官员同僚见完礼,宁父就带着自己一双儿女见过族长和各位族老。

族长一脸的褶子灿烂如盛开的老菊花:“昊哥儿,好样的,真是我们宁家的好儿郎!你们这一支虽然人少,但一家几口人都是我们族里的骄傲。”

预料到今儿迎接和围观的人多,下马车前,魏妈妈特意拿出一顶半截的帷帽给宁玉瑶戴上。宁玉瑶才十岁,云镇又没有京城那么严苛的规矩,戴垂着长长云纱的帷帽会有点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魏妈妈索性将帷帽上的云纱裁掉一大截,并将底部裁出波浪状的边。云纱只遮住大半的脸,隐隐可以看到可爱的小下巴,既没有抛头露面,又更凸显出这个年龄的娇俏、俏皮。

这个年代,身份和门第是一般人眼里很难跨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