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府中也不差这几个人就把他们留下了。”</p>
</p>
“他们留在汪府后确实做的很好,人很勤快、踏实,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府内的其他下人对他们更是称赞有加。”</p>
</p>
听到汪维川叙述那些人进入汪府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太孙朱允熥陷入沉思。</p>
</p>
不管怎么说,凭着朱元璋三番两次与汪维川通信,来汪府做客,太孙朱允熥就觉得应该加强汪府的戒备,并时刻提高警惕。</p>
</p>
这次还是大意了,只想着满足朱元璋能吃上家乡菜,缓解思乡之情的心愿,全然忘了考虑朱元璋的安全问题。</p>
</p>
原先太孙朱允熥并没有顾虑到这一点,毕竟事实证明汪维川乃至汪府上上下下都能信得过,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经常惦记汪府了。</p>
</p>
可陌生人入住汪府一事儿突然提醒了太孙朱允熥,汪府的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根本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汪维川嘴里称赞有加的那些工匠到底踏不踏实?安不安全?可不可疑?</p>
</p>
想到这里太孙朱允熥看向汪维川开口询问道。</p>
</p>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人的?”</p>
</p>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砌墙、修墙?是谁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找到的?”</p>
</p>
听到太孙朱允熥说的话,汪维川的心里隐隐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似乎察觉到了太孙朱允熥的忧虑。</p>
</p>
太孙朱允熥的四连问显然就是对外来砌墙的工匠的身份保存了疑问,产生了怀疑。</p>
</p>
闻言汪维川一改亲近、温和的神色,一脸严肃的回答汪维川道。</p>
</p>
“回太孙。”</p>
</p>
“这几个人是小的在集市上看到的。”</p>
</p>
“得知小人要找人砌墙、修整宅院后他们极力推荐自己,还和小人保证他们能做的很好,还说如果小人不满意他们不要工钱。”</p>
</p>
“看到他们如此有诚意,小的便将他们带了回来打算试用几天。”</p>
</p>
“接连几天他们做的又快又好,是他们的活儿他们认真做,不是他们的活儿他们也抢着做,这让小的挑不出一点毛病,就把他们留下来了。”</p>
</p>
“小人敢问太孙心里还有什么疑惑吗?”</p>
</p>
汪维川的话说的合情又合理,简直让太孙朱允熥找不到一点瑕疵。</p>
</p>
这些人要没存歪心思还好,要是他们是故意针对自己和朱元璋来的话,那他们找准目标、暗中谋划、伺机下手,绝非一般的敌人。</p>
</p>
当然太孙朱允熥的猜测只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朱允熥当然希望自己多虑,希望汪府一切正常,希望朱元璋和自己平平安安了。</p>
</p>
汪维川说完后很长时间,太孙朱允熥依旧陷入沉思中,一句话没说。</p>
</p>
这样的太孙朱允熥让汪维川心里的不安感更强烈了。</p>
</p>
难道……?莫非……?</p>
</p>
等到汪维川彻底反应过来太孙朱允熥的意思时为时已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