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允熥没记错的话,这个蟠纹三足鼎式炉也是精铜所铸,仿照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鼎式造型。</p>
</p>
这个鼎炉看着形制端庄厚重,古朴雅韵,隐隐透出阳刚肃穆之气,尤其是腹部精刻的蟠迪纹,纹饰中间有六条扉棱间隔,更是有着独特的肃穆庄重感。</p>
</p>
不得不说这些藩王们还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有钱,这么些贵重的东西都拿的出手。</p>
</p>
在明朝初期,铜矿本身稀少且价值昂贵,只因矿山中开采出来的铜矿要拿出一大部分来做铜币,还有留着一部分用作军事,这让本就稀缺的铜矿更加珍贵。</p>
</p>
朱允熥之前不知道这些的,自接手了燕王朱棣的店铺后他便主动了解了这些。</p>
</p>
不过燕王就是燕王,虽然铜矿稀少,但并不影响朱棣店铺里的生意。</p>
</p>
就在朱允熥思虑时,其他人依旧一个接一个的送上了寿礼。</p>
</p>
待朱允熥再次抬头看向朱元璋时,朱元璋正笑意盈盈的看着朱允熥。</p>
</p>
朱元璋的笑容暗示意味明显,他就想看看朱允熥这个古灵精怪的小鬼头送他什么。</p>
</p>
其他人的礼物都太俗气了,不是什么铜器就是什么贵重的衣物,朱元璋都不甚喜欢。</p>
</p>
唯有迟迟不送的朱允熥引起了朱元璋的兴趣,每年他的生日允熥都想尽办法整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想必今年允熥也不例外。</p>
</p>
这次朱元璋可想多了,朱允熥确实什么礼物都没准备,只见朱允熥对着外面大声喊道。</p>
</p>
“沐晟。”</p>
</p>
话音刚落,沐晟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抬着什么东西的宫人。</p>
</p>
待他们站定后朱允熥对着朱元璋拱手说道。</p>
</p>
“这就是孙儿送给皇爷爷的礼物。”</p>
</p>
说着沐晟身后的那几个宫人合力将他们抬进来的东西撑开,一个硕大无比的巨型伞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p>
</p>
指着这个万民伞朱允熥介绍道。</p>
</p>
“这是孙儿在离开嵫阳时嵫阳的老百姓送给孙儿的。”</p>
</p>
“上面留有送伞人的名字,还有孙儿在嵫阳的所作所为。”</p>
</p>
“孙儿虽然以前没见过这个东西,但孙儿也知道这代表了嵫阳的老百姓对皇爷爷的认可,对朝廷的认可,对大明的认可。”</p>
</p>
“今天借着万寿节这个日子,孙儿将这个万民伞送给皇爷爷。”</p>
</p>
闻言朱元璋先是看了看朱允熥接着又将视线转移到那万民伞上。</p>
</p>
好大的一个万民伞,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万民伞。</p>
</p>
只见朱元璋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万民伞的面前,他伸出手小心翼翼的触摸着这伞。</p>
</p>
这伞的材质十分简陋,就连那用木头做的伞柄都不是什么上好的木头,撑起的伞面上飘着的布料就更不用说了,更像是老百姓从衣物上撕下来的。</p>
</p>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质朴到极致的东西让朱元璋喜欢的不行,他一点一点抚摸着这万民伞,似乎通过这样就能感受到老百姓的心意一般。</p>
</p>
朱元璋作为从小在贫苦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从小接触的全是这些质朴简陋的东西,如今再看到这些,朱元璋竟然有种久违了的熟悉感和踏实感。</p>
</p>
当然朱允熥撑起的这个万民伞也让在场的官员愣怔在原地。</p>
</p>
身为官员他们对这个万民伞再熟悉不过了,万民伞是老百姓为了歌颂官员施行的德政而赠送给官员的。</p>
</p>
有些沽名钓誉的官儿为了面子甚至会自己做一个万民伞来欺瞒他人,只因这万民伞代表的是老百姓的认可与肯定,因此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来说万民伞就是最好的遮羞布。</p>
</p>
可吴王朱允熥拿出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送的,这让殿内的官员无不动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