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子仓惶哭着辩解,“王爷!王妃明鉴!奴才没有在油中下药啊!”</p>
</p>
江心月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而后她望向章彦成,扬首质问,“王爷,指控需要证据,您有什么证据证明是小新子下的药?”</p>
</p>
只因小新子去的日子不对,“依照规矩,每月十五取灯油,为何小新子会在初十那日取灯油?”</p>
</p>
江心月镇定答道:“府中人不小心打翻了油瓶,我这才让人提前去取,有何不妥?”</p>
</p>
单论并无不妥,但若凑在一起,那就不对劲了,“日子突然提前,油库里的油又被下了药,种种怪异的迹象表明,小新子便是下药之人!”</p>
</p>
“那只是个意外,难道谁出现在油库就是凶手吗?照您这么说,小喜子和达叔都有嫌疑。”</p>
</p>
达叔立马竖指表忠心,“王爷,老奴绝对没有在这油中动过任何手脚!那核桃油是从大壶舀至小壶的,老奴装油之时,他们都在旁看着,瞧得一清二楚,老奴不可能当着他们的面儿动手啊!”</p>
</p>
小喜子亦哭道:“奴才可以对天起誓,奴才绝没有谋害瑾姨娘!究竟是谁在油中下的药,奴才也不清楚。”</p>
</p>
沉吟片刻,章彦成才道:“害人需有动机,单从这一点来看,小新子的可能最大。”</p>
</p>
荣王这话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江心月面色骤变,“王爷这话是何意?小新子是我沧澜院的人,你说他有动机,难道你认为是我指使小新子谋害徐瑾娴?”</p>
</p>
联想起前两日之事,章彦成疑心更甚,“太医去往织云阁时,你特意来质问此事,可不就是心虚?”</p>
</p>
“那是因为府中人议论纷纷,皆在猜测,我才来询问因由,并不是说我问了便是凶手。我为何要害她?她一个侍妾,生的孩子只是庶出,我何须放在眼里,何须费尽周折的谋害她?”</p>
</p>
瑾娴暗自思量着,倘若王妃是真凶,太医去织云阁探查,那她肯定能猜出原因,如若她真的心虚,应该没胆子来找章彦成,会假装不知情才对。</p>
</p>
然而王妃来问过,依照常理和她的直觉来推断,王妃应该不是幕后主使者。思及此,瑾娴对章彦成道:</p>
</p>
“王爷,凡事讲求证据,现在没有物证,无法证明此事是王妃所为。”</p>
</p>
江心月听到她的求情,并无一丝感激,只觉徐瑾娴虚伪至极,嫌恶嗤道:</p>
</p>
“你少在这儿猫哭耗子假慈悲!我看整件事就是你自导自演,你故意在油中下药,假装不适,再冤枉于我,想借机离间我和王爷!”</p>
</p>
瑾娴也不恼,光明正大的道出心里话,“王妃误会了,我没有慈悲之心,更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做戏,我也不是装好人,只是不希望草率下判定,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p>
</p>
章彦成为瑾娴抱不平,“你还是别为她说话了,她一直都对你有偏见,哪怕你站在公正的立场,她也会认为你有私心。心黑之人,看谁都是黑的。”</p>
</p>
江心月顺着他的话音为自己辩解,“同理,王爷看我不顺眼,便认定我是凶手,不分青红皂白的诬陷我!”</p>
</p>
章彦成怒火瞬涌,额前青筋毕现,“青茶、小福子、乔嬷嬷,这几个都是你身边的人,她们几次三番的伤害瑾娴,都是本王在诬陷你?有人替你背锅,你便真的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吗?”</p>
</p>
眸光闪烁的江心月仓惶地移开视线,借口道:“那都是旧事,她们自己都认了的,与我无关,不是我的主意。小新子没有下药,我也没有谋害徐瑾娴,王爷你不能因为从前之事就草率的断定我是凶手!”</p>
</p>
有那么多的前例摆在那儿,章彦成不得不起疑,“你做过那么多卑劣之事,本王不怀疑你,还能怀疑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