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至于国内的收藏大家,华人古董联盟会也或多或少有联系。</p>
</p>
将这两个可能性排除后,总不能被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收藏。</p>
</p>
这么重要的东西,是他们的话,早拿出来卖了。</p>
</p>
拍出十亿,甚至二十亿,都是有可能的。</p>
</p>
不可能一直收藏这么久,市面上一点消息都没有。</p>
</p>
所以,《兰亭序》绝对绝对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丢失或者被损坏。</p>
</p>
燕小丙冷笑出声。</p>
</p>
“我刚才已经看到新闻了,疑似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现世,究竟是真迹,还是另一幅仿品,暂未有所结论。</p>
</p>
待会等这些专家鉴定完,当着这么多媒体的面,说出你的私人博物馆,镇馆之宝只是一幅《兰亭序》仿品。</p>
</p>
而且还不知道是谁所仿,那你就会成为全同行嘲笑的对象,因为没人把仿品当作镇馆之宝。”</p>
</p>
与此同时,吴天罡等人,已经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带到了单独的房间中。</p>
</p>
几位代表着国内对《兰亭序》研究最权威的人,已经戴上手套,最好了准备。</p>
</p>
他们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p>
</p>
一旦确定这就是真迹,那么他们都是见证者。</p>
</p>
可如果又是一幅仿品,那估计真迹,真的可能已经在传承的过程中毁坏。</p>
</p>
这将会是莫大的遗憾!</p>
</p>
也是全世界的遗憾!</p>
</p>
“在兰亭八柱中,保存最好的褚摹本就在帝都博物院。我曾经无数次站在那幅书法前欣赏,上边的任何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p>
</p>
褚摹本太过于经典,并且字法完备,气息一以贯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此卷乃是唐太宗墓中出土的版本。</p>
</p>
可是后面经过多人细看,还是发</p>
</p>
现其细微的用笔也与王羲之的风格有较大差异。”</p>
</p>
几位专家几乎动用了所有人脉,将兰亭八柱的版本,每个字每个字与这幅进行对比,包括检查绢纸等等细节。</p>
</p>
漫长的两个小时过去。</p>
</p>
外边的人就快要不耐烦。</p>
</p>
陈若菊听说了博物馆的事,便招呼庄园的服务员,给那些老板们端茶倒水,总之服务得非常不错。</p>
</p>
“这庄园还真不错啊,老板有眼力劲,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而且这茶好像是极品毛尖,价格可不便宜。”</p>
</p>
“陈老板和周馆长听说是好友,物以类聚,周馆长人品不错,陈老板自然也不会差。”</p>
</p>
“只不过这次华人古董联盟会又来找茬儿,倘若那幅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仿品,那这次周馆长可就丢人丢大了,毕竟那么多媒体都在。”</p>
</p>
“哎,我虽然也很佩服周馆长,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但是这次的《兰亭序》真迹,我看悬,估计又是哪位文学大家的仿品罢了。”</p>
</p>
就在众人激烈讨论之际。</p>
</p>
有人看到,帝都博物院的庞教授,气喘吁吁跑出来。</p>
</p>
什么话都没说,只是一直在狂笑。</p>
</p>
周正看到此幕,嘴角微微上扬。</p>
</p>
“好戏,要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