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还不如女孩(2 / 2)

神眼天医 十标 3091 字 2023-08-09

“这宋代仿制的青铜器比较重,金属表面光洁度较暗。</p>

</p>

我刚才听到对面专家团有人说,发现了一个破绽,这件青铜器太重了,西周时期的簋,一般质量没这么重。</p>

</p>

你说得没错,西周时期的簋质量确实没这么重。</p>

</p>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是宋代的赝品,那么这件东西算不算古董呢?”</p>

</p>

有位专家想了想。</p>

</p>

“当然算了,就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清仿永宣青花就属于文物。若这东西真是宋代仿制的,其价值自然应当按古董来算。</p>

</p>

可关键是</p>

</p>

如何证明这是宋代仿制的?万一是元代,明代仿制的,你能说得清楚吗?”</p>

</p>

周正早知道他会问这个问题。</p>

</p>

“你们不是专家吗,怎么什么都不知道?”</p>

</p>

“说得跟你知道似的,古代造假技艺,文献难有保存,只有一些民间记载的文字才有所体现。</p>

</p>

但那些东西,我们平日根本不屑于看,因为野史记载,大多不具备权威性。”</p>

</p>

这些专家,挂着头衔,平日被自己的学生捧上天,就以为自己很厉害,却不知高手在民间。</p>

</p>

当然也不排除有真正厉害的专家。</p>

</p>

就比如刚才连线的甲骨文研究者,帝都博物院的教授。</p>

</p>

人家都很低调的,潜心研究,不会来参加这些节目。</p>

</p>

“你们若遇到那些民间古书,恐怕都跟宝贝似的研究。可惜就是接触不到,偏偏你们口中不入流的古董贩子,也就是我,接手比较多的,恰是各种古书。</p>

</p>

你刚才说我也不知道,那我就再给你上一课。</p>

</p>

在元代,河南、山东和山西的工匠作伪比较出名,技艺精湛,有些甚至被朝廷王室收藏。</p>

</p>

但跟真正的商周青铜器相比,质量还是差了些,形式笨拙,装饰图案铸造不够精准,且铜锈品质平庸。</p>

</p>

即便过了这么多年,铜锈已经很自然了,但真正的王族器物和仿制的物件,所用材料还是有所差别。</p>

</p>

明代的青铜器作伪,有几个被记载过的名匠。</p>

</p>

胡文明,张鸣岐,石叟,他们所铸造的青铜器非常精美,但金银镶嵌过分雕琢,大部分图案是虚构的。</p>

</p>

与商周青铜器样式一比较,就会发现差异。其纹路是自创的,应该是从那些古青铜器汲取灵感,再自己创作。</p>

</p>

到了清代,他们更加不遵循仿古青铜器的原始性,装饰虽然是古风,但金银和宝石镶嵌运用很普遍。</p>

</p>

经过这么一比较,这件古代仿古赝品大致是哪个朝代的,就很明显了。”</p>

</p>

厉害——</p>

</p>

安诗萌若不是坐在专家团,真是忍不住想要鼓掌。</p>

</p>

除了她爷爷,她就再也没见过历史底蕴和古董鉴定这么厉害的人。</p>

</p>

“所以周大师的结论,这是一件宋代仿制西周时期的作宝彝簋。</p>

</p>

现在两边再次出现了分歧,还有我们专家团这边的安小姐,你也跟周大师一样,觉得这是宋代仿西周的青铜器吗?”</p>

</p>

安诗萌却摇摇头,用她那特有的轻灵嗓音说道。</p>

</p>

“我觉得这是民国仿西周的青铜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