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板,《八卦图》在哪儿?快给我们看看。”</p>
</p>
这些专家比霍正午这个博物馆馆长还要激动。</p>
</p>
看着这些老头儿期待的样子,周正也很大方的把《八卦图》拿给他们看。</p>
</p>
也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弄坏。</p>
</p>
这世上,没有多少人,比这些一辈子都跟文物打交道的专家,更懂得保护文物。</p>
</p>
“居然是用绢帛作为书写载体,在那个时代,绢帛可是非常珍贵的。”</p>
</p>
“也得亏是用绢帛,要不然可能还保存不下来。”</p>
</p>
“真实性该如何判断?”</p>
</p>
霍正午仔细看完后,抬起头来问周正:“能方便透露一下这件东西的来路吗?”</p>
</p>
“在渝州城那边收的,具体地方的话,在奉节。”周正之前就想到,霍正午肯定会问物件的来历。</p>
</p>
这对他们核对物件的真实性很有大的帮助。</p>
</p>
“我还以为会是在锦城,没想到是在渝州城。在《三国演义》中,陆逊大军追击刘备,被诸葛亮在白帝城周边的鱼腹浦,用八卦阵困于阵中,险些全军覆没。</p>
</p>
如果是在奉节收来的,倒也合理,因为白帝城就在奉节。而且诸葛亮唯一使用过八卦阵,也在那个地方。”</p>
</p>
熊世昌差点没憋住大喊:“《三国演义》是亲蜀汉的,八卦阵是假的!”</p>
</p>
但现在他不敢乱说话。</p>
</p>
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p>
</p>
霍正午用平稳的语气喃喃道,言罢又叹了口气。</p>
</p>
“如果是收来的,那就不太好确定这件东西的流传。不知道周老板是如何确定,这就是诸葛亮亲笔的《八卦阵》?”</p>
</p>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周正的过人之处。</p>
</p>
有先见之明。</p>
</p>
他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p>
</p>
除了当初进黄金洞的那些人,其余的肯定都不会相信这东西是诸葛亮亲笔的《八卦阵》。</p>
</p>
因为上边没有收藏印,也没有刘备的帝玺印,只有“伏龙诸葛”几个字。</p>
</p>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叫伏龙。</p>
</p>
这四个字,是唯一能够证明出自诸葛亮之手的东西。</p>
</p>
但还不够!</p>
</p>
懂古董字画的藏友都会发现,那些书法和画,上边有各种收藏印。</p>
</p>
对于证明书法作品的流传经过情况,有很大的帮助,即所谓的流传有序。</p>
</p>
于是乎,周正忍痛,在《八卦图》原作上边,盖上了唐宋明清,四朝皇帝的帝玺。</p>
</p>
鉴定技术他有一手,造假技术他也不含糊。</p>
</p>
只需要把新章痕迹变旧章,就可向外界证明此物件的流传有序!</p>
</p>
“你不看上边的印章吗?”周正的话,提醒了霍正午。</p>
</p>
看字画的流传,本来就应该看印章。他</p>
</p>
刚才太激动了,差点忘记这一茬儿。</p>
</p>
这上边共有四朝六帝的印章。</p>
</p>
其中唐朝三帝李渊,李湛,李隆基。</p>
</p>
这些帝玺是周正在温韬墓室中找到的。</p>
</p>
温韬似乎是个帝玺收集者,他盗过的唐皇陵,几乎把所有帝玺都保存下来了。</p>
</p>
宋朝一帝为宋徽宗赵佶,明朝一帝为明宪宗朱见深,清朝一帝为清高宗乾隆。</p>
</p>
宋徽宗赵佶的帝玺,是在蒙市的那座古墓中发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