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关二爷赐剑(2 / 2)

神眼天医 十标 3299 字 2023-08-09

</p>

“武圣关羽?”吴天罡惊呼。</p>

</p>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在清朝雍正时期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p>

</p>

这蜀八剑赐给他时,关羽已经败走麦城,兵败而死。这把剑应该是传给了他的次子关兴!再之后,后代关统袭爵,可关统无后,又由关兴庶子关彝袭爵。</p>

</p>

这剑反反复复,居然留在了白帝城,最后落到我手中,也是缘分。”</p>

</p>

文物鉴定,素来讲究有史可查。</p>

</p>

但蜀八剑并没有详细记录,所以要想考究,很难!</p>

</p>

除非是找到另一柄蜀八剑,再对比其材质和锻造手艺,才可能证明物件的来历。</p>

</p>

周正也不急,古董的收集过程往往很漫长。</p>

</p>

就像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瓷板画,他手中已经有其中八幅,还有另外四幅下落不明。</p>

</p>

如果没被损坏,有缘自然会</p>

</p>

找到,也急不来。</p>

</p>

“可关二爷不是用青龙偃月刀吗?史书没记载过用剑呀。”黄伯清冷不丁问道。</p>

</p>

“都说了是赐剑,不一定会拿来作战。就像赐给赵云一把,但他更喜欢用曹操给夏侯恩的青釭剑,后来赵云在长坂坡将青釭剑夺走后,就一直沿用。</p>

</p>

再说赐给诸葛亮,人家是军师,又不打仗。还有赐给刘禅,人家是太子,总不能上战场吧?所以赐剑某种意义上是赋予权利,并不一定非要用作杀敌。”</p>

</p>

周正解释完,让吴天罡和舒小锋将拆开的木箱拿到他的办公室,开始研究起来。</p>

</p>

箱子拆开共六块,上边的纹路各不相同,不过细心的周正还是发现,在边缘角的地方,应该是有文字,只不过箱子被拆开后,被误认为是纹路。</p>

</p>

吴天罡戴着眼镜蹲在了地上,跟周正一起拼。</p>

</p>

其余人都看不太懂,只能在边边看着。</p>

</p>

“周爷,这好像是馆阁体。”</p>

</p>

这种文体是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试通用字体,以方正和乌黑为特点,在明代称为台阁体,在清代改称馆阁体。</p>

</p>

在永乐时期,朱棣非常喜欢,于是士子争相仿效,逐渐成为标准字体。</p>

</p>

在康熙乾隆时期,因为皇帝酷爱董其昌,赵孟頫的书法,便融合了二人书法又皆以规整、圆融为特点,使得馆阁</p>

</p>

体更趋圆润秀美。</p>

</p>

“清代的箱子,装着三国时期的赐剑……”</p>

</p>

周正也有点搞不懂了。</p>

</p>

等他按照文字将六块木板拼凑完成后,所有人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画面。</p>

</p>

“这好像是幅地图。”吴天罡惊呼。</p>

</p>

周正忽然想到什么,让舒小锋和黄伯清去把刚才拆木板时,掉落在地上的那些土全部装起来,送去检测。</p>

</p>

他怀疑这剑是从墓里盗出来的,而这木箱子内部的图案,是想记录陵墓的位置,方便自己,也方便今后的子孙能够再进去。</p>

</p>

可能这人突发疾病死了,也可能是发生了意外,这些话还没来得及跟后人说,只留下这柄剑一直流传。</p>

</p>

相比起关二爷的赐剑,木箱的地图对周正来说,反而更有用!</p>

</p>

“师傅,听说你们……”姜游急匆匆推开门,看到众人,连忙笑了笑,“大家都在啊?听说你们把剑弄回来了,怎么样啊?”</p>

</p>

吴天罡指着地下的一堆东西,“你看吧,好像是幅地图。”</p>

</p>

“地图?那岂不是跟帝王冢一样?”</p>

</p>

周正沉声道:“不一定,这墓被盗过,具体情况到那儿再说。等明天古董展览会结束,我们就收拾收拾,亲自去一趟。”</p>

</p>

姜游连连点头,“好叻,那我给老崔打电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