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温伯和姚国洋先是来到霍盈盈用850万拍下的康熙年间的彩釉前。</p>
</p>
“姚教授,你擅长瓷器,你先掌掌眼。”</p>
</p>
“那我就不谦虚了。”</p>
</p>
姚国洋戴上老花镜,开始仔细观察。</p>
</p>
“这应该是个花瓶,高肩至腰颈,底部边缘逐渐变细呈圆形。瓷器周身全是满文,我对满文有所研究,这上边应该是印的佛教《金刚经》中的片段。”</p>
</p>
霍盈盈更关心的是,这个瓷器是否是康熙皇帝的收藏。</p>
</p>
如果是帝王珍藏,那价值不言而喻,850万拍下绝对算是捡漏。</p>
</p>
“教授,你能看出这个瓷器是否是康熙所拥有?”</p>
</p>
姚国洋摘下老花镜,一本正经的说道:“拥有者是很难考究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非是康熙帝。”</p>
</p>
“为什么啊?”霍盈盈慢慢收敛了笑容。</p>
</p>
周正不紧不慢的说道:“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期间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也开创了康乾盛世。”</p>
</p>
“哼,你说的这些谁不知道啊,中学历史都教过了好吗!”</p>
</p>
霍盈盈感觉自己被看轻,皱着鼻子不服气。</p>
</p>
“你急个屁,我还没说完。”</p>
</p>
周</p>
</p>
正又继续说道。</p>
</p>
“在当时,佛教作为蒙藏地区的信仰,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开始成为清朝控制该地区的主要手段。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在中原人们生活中也不可或缺。</p>
</p>
还有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大炮,让清朝与明朝的战争中占据上风。所以康熙选择了三教并蓄的做法,让各种思想都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他不会偏向于某个教,也不会在宫中摆放佛教之物。”</p>
</p>
周正说完,姚国洋都愣住了。</p>
</p>
这位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居然懂得这么多历史知识?</p>
</p>
“你说得没错,康熙时期三教并蓄,不会偏向于某个教派。所以这瓷器,必然不是宫中之物。结合瓷器品相,和最近几次康熙年间的瓷器拍卖情况,估价应该在1300万左右。”</p>
</p>
霍盈盈面露不悦。</p>
</p>
相对于这东西只赚了450万。</p>
</p>
可恶!如果不是那个外国女人跟本小姐竞价,说不定我650万的价格就能拿下!</p>
</p>
那样的话,我的胜算也就更大。</p>
</p>
马温伯推了推眼镜,问周正:“不知你是哪所学校毕业的,说不定还是姚教授的学生。”</p>
</p>
“正是姚教授所在的执江大学考古系,有幸听过姚教授的公开课,受益匪浅。”周正谦虚</p>
</p>
的说道。</p>
</p>
“哈哈,我就说,你这么年轻,对古董又有如此见解,多半是老姚的学生。不过看他的样子,恐怕是没认出你来。老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么优秀的学生,怎么没记住?”</p>
</p>
姚国洋用帕子擦了擦汗。</p>
</p>
“学生太多了,年纪也大了,有时候记性不太好。”姚国洋看周正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不知你叫什么名字,看我能不能想起来。”</p>
</p>
“我叫周正。”</p>
</p>
周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