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找人才是个重头戏(2 / 2)

创业几何 雨齐来了 2417 字 2023-08-03

技术人员,企业没有足够的财务做支撑,就无法妄求什么顶级大牛,但我们依然要想办法“瘸子里挑将军”,“宁缺毋滥”的想法太过于阳春白雪了,只会让你错失发展时机。

校招是一个快速招募基层人才的途径,我们前期先后参加了三次校招。夏天,有位大学老师主动过来邀请参加校招,于是宵博陪着我去了大学城,我做了天马行空的招聘演讲,学校还给单独做了专场,收到了大量的求职简历,我们现场进行了紧张多面试。而后来的两次校招均为参与校方的集体招聘,效果比较差。

不管如何努力招聘,最终相当多的求职者“死”在了我们的脸面上。由于是在小区内办公,我们经常收到质疑的电话:“你们公司在哪里?”,于是有些人来到小区门口就返回去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不过创业者不必太在意这个情况。阿里、字节跳动、饿了么早期几乎都是这么来的。

若实在招不到有能力的职员,那么在给他们分配任务时,一定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帮员工制定好工作的细则,越详细越好,不然你就等着“拿好卫生纸给他擦屁股”吧,还得抱怨浪费了时间又花了金钱。

如若确实遇到了“卧龙凤雏”,也要保持冷静,探明情况。有一次,两位自称阿里巴巴的早期业务,气场异常强大,自称属于第一批阿里销售,而且还是卫哲亲自过问过的那一批,言谈之中,他对于我的企业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兴趣,他只是在强调自己想得到的条件。这让我内心起了波澜:莫非就是一骗子?我记得《硅谷传奇》电影里有段关于招聘的情节,刚刚感受过高光时刻的乔布斯在他那诺大的会议室里,突然把一只穿着拖鞋的光脚放在桌子上,正冲着对面来自IBM的高级工程师,乔帮主问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和工作毫不相干的问题,比如求职者是否是一个处男,后来,乔帮主告诉同事“做决策就像打开一扇门,你不知道打开后会进来什么,所以一定要选择正确”。

我们永远不可能像马云爸爸那样,被蔡崇信“深情表白”,姑且归入童话。那么公司还要活下去,工作还要进行,我们必须学习和“平庸”的人才相处,合理地利用每个人的优点。。

创始人应该听到公司里的每一名职场小白的声音,只是不要依赖于他们的声音来判断市场或者做公司决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甚至听起来非常不错,但是作为创业者只能做参考,因为不管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还是立场不同的道理,他们的那些主意即便是出于善意,也存在严重的见解不足。

人力是做企业的核心投资项,如果无法逃脱“低薪节省人力”的想法,就会招募大量的小白兔和老黄牛,甚至是有能力的却有破坏力的职员。除了“赚钱”,永远不要相信求职者有其他的想法,虽然实习生为了学习,老手为提升自我,合伙人为了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但是作为年年GDP都是正增长的中国人,价值转化成现金或许才是让大家聚在创业者周围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