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位辩手同学继续说下去。
“那么在这一前提下,我来回答正方的第二个问题。”
“即如何看待祖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个人对婚姻的核心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哪怕勉强也要满足父母心愿去结婚生子,这就是正方理解的‘孝’吗?”
“如果是的话,请恕我不能赞同。”
听到这里,许多观众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位辩手没有被对方带进沟里,而是跳脱出了对方设定的框架。
把大家带到了她设定的情境之中,可以说是很聪明的解题思路了。
与此同时,更多观众好奇的是,到底要怎么说才能够真正驳倒这一歪理。
这也是大家在和父母沟通时,普遍面临的困境。
很多人心里也不赞同,但就是嘴笨不会说,也说不过父母这种有些道德绑架的观点。
所以就很期待在今天的辩论赛上,可以学习借鉴一下这些优秀辩手的答案。
舞台上,女辩手条理清晰、掷地有声地继续说道:“不孝有三,还有另外两个。”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第一句,意思是说对于父母的错误言行,不指正还顺从,就是陷父母于不义,是不孝的表现之一。”
“明知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婚对象或结婚时间,父母还坚持为了让我们留后代,而把我们推进婚姻之中。”
“这就是错误言行,我们应当加以指正,而不是盲目听从。”
“因为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来负责的。”
“至于第二句,意思是说家境贫寒,父母年迈,如果不能混个一官半职,领取俸禄供养双亲,就是不孝的表现之二。”
“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把这句话再拿到现代社会来规训年轻人。”
“因为它既不适合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没什么道理,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不能赚钱赡养父母的。”
“这恰恰说明,古人的话语有其对应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语境。”
“什么都照搬照用的话,只会显得盲目且无知。”
“综上所述,对于古训,我们需要辩证地来看待和听取,而不是当圣旨一样盲从!”
这一段说完,全场再次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正方几位辩手脸上一开始的松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紧张的神色。
他们每一位都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威胁。
大脑也在时刻转个不停,思考着一会儿应该如何反驳。
而舞台下,支持反方观点的观众大呼过瘾,就连正方观点的支持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位反方辩手说得很有道理。
“有理有据,驳斥得恰到好处!”
“我总算知道怎么回我爸妈了,下次就试试用这些观点去说服爸妈。”
“显然反方在事先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辩得真好!”
“听得太过瘾了,看高手过招的感觉可真爽啊!”
“本来还以为反方会落入圈套之中呢!然而这么快就反转了,哈哈!”
“别这么快下结论,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