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抬棺匠(1 / 2)

话说林易这边。</p>

众人离开汉阳城后,一日来到巫峡边的一个村落附近。</p>

林易一行人骑马在前,柳茹霜、苏绣儿等人坐在马车里,迎面来了一队抬棺的队伍。</p>

一人举幡,八人抬棺,白色棺木,红木龙杠,龙杠两端雕刻龙头装饰,庄重威严。</p>

所谓龙杠,是抬棺的专属用具,多以坚韧木材制成,造型古朴大气。</p>

《周礼》中有记载:“大丧,饰棺墙,置翣,及葬,御柩出宫,乃代御。”可见龙杠在抬棺中的地位。</p>

对于龙杠的使用,有其约定,一般身份显赫之人,如一方大官可用朱漆龙杠,龙头可雕刻九道龙须,平民则使用素龙杠,龙头不得超过三须。</p>

至于其它颜色的龙杠,有其特殊的要求。</p>

如这红色龙杠,特用于未婚的女子使用,青色龙杠,则用于未婚男子。</p>

至于这棺材,也有黑、红、本、黄、白五色之分。</p>

民间认为黑色能“镇魂”,所以民间百姓常用黑棺。</p>

红棺,一般用于喜丧,如高寿老人去世所用,红色棺木寓意“福寿双全”,带有庆祝生命圆满的意味。</p>

本色,就是制作棺材的木材本来的颜色,保留木材天然纹理,象征着“返璞归真”,一般贫困的家庭买不起棺材,自己去伐木做了一个,便是本色。</p>

这种棺材也常用于夭折的孩童,寓意生命尚未雕琢便逝去。</p>

黄棺代表着身份的象征,一般皇室或名门望族才会用此等棺材,因黄色接近金色,代表尊贵和神圣,体现逝者身份的崇高。</p>

更有甚者,直接在棺材外贴上金箔,打造成金棺,彰显身份的荣耀。</p>

至于最后这白色棺材,最为神秘,白色象征纯洁、无暇。</p>

未婚的女子或男子,才能使用这口棺材。</p>

......</p>

“咦,这村子正在办丧事,嗨,真是晦气。”曹达华瞅着那抬棺的队伍,不禁开口说道。</p>

此时林易却道:“曹大哥,别人碰到是晦气,你碰到便不算。”</p>

曹达华一听,这林易有说法呀,便连忙策马靠近,问道:“林兄弟,愿闻高见!”</p>

林易道:“老话常说,升官发财,你身为官员,见到这棺材,不仅不晦气,反而是一种好运呢。”</p>

在场的车队里,几乎都是官身,林易这句解释,不仅瞬间解了大家心中的疙瘩,反而还成了精神上的美好寄托。</p>

曹达华一听立即乐了,道:“林兄弟,还是你的见识高!”</p>

那抬棺的队伍越来越近,与林易的车队两向而过。</p>

林易眼神犀利,那八人抬棺的队伍之中,有一人与其余七人显得格格不入,不知是如何混进抬棺队伍里的。</p>

但与己无关,便也不甚在意。</p>

天色已晚,众人来到村里唯一的一家客栈下榻休息。</p>

赶了一天的路,众人又饿又累,苏绣儿和柳茹霜等女眷吃完晚饭后早早地回屋休息,林易、曹达华、秦先三人则陪着郑太傅喝点小酒解乏。</p>

至于那沈益,除了偶尔和柳茹霜说上几句话,便一路无言,和林易等人完全凑不到一块儿。</p>

所以当几人喝酒的时候,沈益找了个理由便也回屋了。</p>

四人让小二热了几壶酒,围着炉子坐在屋檐下,隔着屋栏瞧着屋外的村景,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在泥地上打出一个个小泥坑。</p>

这村落的客栈地势较高,坐在林易等人的位置,可向下远眺整个村落的景色,只是现下天色已暗,实在看不清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