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量子计算机550系列(2 / 2)

但实际上,行星发动机本身就不是单纯由人力去完成超级工程!

以量子计算机操控各类智能机械,使用3d技术来建造主体工程,可能只需数十人不断调试就能完成建设!

所以面对外星人的针对,叶苏立刻选中了知识库里的量子计算机来解决人力不足的难题。

可惜解析的知识中,量子计算机只有55a和55c两款,重量级的55并没有收录。

原因也不是55的特殊,而是单纯依靠55a和55c就能完成行星发动机的建造!

量子计算机的结构决定了一旦能够操纵53个量子比特,它的算力就会超越传统架构的超级计算机。

以超级计算机富岳为例,它由4台计算机组成,每台重两吨,1秒钟可以实现151京次的计算量,而量子计算机只需操纵53个量子比特就能超越富岳。

只要人类能够操纵足够多的量子比特,那么量子计算机1秒钟的计算能力,就将完全碾压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经典计算机的算力之和。

并且在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量子计算机相较于经典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处置信息能力更强、应用范围较广。

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

55a的量子比特远远高于53个量子比特,对于目前的科技也更好实现。

叶苏也没有太阳危机要应对,他只需要建造行星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重元素聚变反应堆。

55a足够了!

对照着知识库里资料,叶苏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写下材料清单。

大多是他那摞还只存在论文上高新材料,它们想要实现量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规划生产线。

但叶苏只需要能在实验室中率先合成少量就好!

因为他本质上不是搞科研,需要一次次试错才能造出试验机。

叶苏脑海中早已有全套关于55a的全套知识,加上他是执剑候选人的身份,已经不用提出想法写出论文才能获得项目和资源的支持。

只要各个研究室能生产出足够标准的零件,他就能开始组装出55a!

把材料清单列好后,叶苏才写下了完成小目标的时间——一个月生产零件,一周组装,一天调试。

届时至少领先蓝星五十年以上的量子计算机,就能在东城研究所横空出世!

有了55a这个核心,接下来就是改造智能机械来解放一大波生产力了。

那时人力不足根本无法阻止项目的建设,只要有源源不断的物质,他直接能手搓重元素聚变反应堆!

叶苏把材料清单给茅教授发去后,靠在椅子上忍不住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余光撇过窗外。

研究所里的骚动已经平息,恢复秩序的大院又重新开始装卸物资。

叶苏凝望着天空的拆字,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我承认外星人的针对很强,那我拿出量子计算机55系列,阁下又将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