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租的是一艘退役的飞船,当然用来出租的飞船都是,不过飞船状况还是很好的。退役的原因不是老旧报废,而仅仅只是有新船顶替,退下来的飞船是会优先分配给各种学校的。
这是一艘数学-能量引擎的飞船,对于张薇薇来说,操作界面还是很熟悉的,因为私人飞船都是这种引擎,操作上是大体一致的,就算有不同,也可以交给机载主机处理。
检查了飞船状态和物资准备无误之后,领他们过来的机器人便与舰载主机以及两个pda做了交接,孙彧和张薇薇各自确认之后,机器人便离开了。
驾驶舱挺宽敞,前方两个驾驶员座椅大概只占了前部空间的三分之一宽度,座椅后部差不多还可以摆上一张乒乓球台,不过现在摆的是一张宽沙发和一个小桌子。沙发后面是一堵墙,墙两边分别各有一条向后的过道,两条过道之间是包括卧室厨房餐厅之类的生活区域,过道在飞船后部重新汇合,是去往下层物资舱的楼梯。
当然,飞船并不止这两层。除了生活区和物资仓库外,还有设备和动力区,这些地方暂时不需要乘客去操心,毕竟只是在星系内飞行,安全性还是有足够保证的。实际上,如果真有什么意外,这两层还可以脱离飞船,独自在太空飘荡等待救援。何况如果实在不行,乘员自爆去泉台跑一趟也不是不可以。
孙彧坐到副驾驶座椅上,在一旁看着张薇薇上上下下的摸个不停,于是很疑惑的问张薇薇在干吗,控制台就一个触摸显示屏,旁边一个态势球,不用动手直接发口令就可以操作飞船,如果带上头盔,通过电极都还可以跟主机直接交互。
张薇薇没有搭理孙彧的疑问,只是让他坐好固定好,随后自己也坐回驾驶座,固定好之后,伸手往前一指,“全速起飞!”看到张薇薇这架势,孙彧大吃一惊,这样都会被扣分?
按正常民用飞船起飞流程,飞船要先在停泊平台直升一定高度,然后调整方向,再逐渐加速飞离码头。张薇薇这么喊一声显然并不能改变这个流程,机载主机仍然按照正常流程起飞,驶出码头区后进入转向区。
张薇薇似乎被气到了,把固定装置打开,站起来,叉着腰怒视着态势球。这样起飞并没有加速的感觉,所以孙彧也解开固定装置站了起来。
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个周末他们打算去这个太阳系的内区看看。所谓内区,就是以第六行星轨道为界,向着太阳一侧的区域,外区当然就顾名思义是向外的区域了。
实际上,卯36银河系丁78太阳系所在是一个非常边缘非常荒凉的区域,甚至从天文意义上能否归入卯36银河系也是一件相当有争议的事情,不过从行政区划来说,那就无所谓了。
共和国最初发现这个太阳系也是件非常偶然事情。本来共和国是要寻找一片本底辐射属性极小的区域,以便修建一些实验室或者工厂之类的设施,确实也找到了,而随着探索范围逐渐扩大,发现了这个太阳系。
刚发现的时候,太阳周围只有两条环,没有行星。而这两条环,靠内也就是靠近太阳的一条,经过一番查验之后,被认为是一些太阳能汲取装置的残骸,而且是没有任何回收价值的材料。至于外环,除了同样都是没有回收价值,应该是曾经有智慧生物生活过,有价值的材料要么已经被消耗,要么已经被回收,只是不知道这些智慧生物后来去哪里了,不过可以看得出离开的时候还是有序的。
经过一番推算,这个地方的原住民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下一个可以中继的星球或者星系,因为除非拖着太阳走,不然这个星系的所拥有的能量总和不足以让他们达成如此的远航,这与他们是否掌握远航技术无关。所以,这上面的原住民去哪里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迷,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共和国在此的工作。
实际上,从太空城看到的满天星斗,都是共和国在这片区域陆陆续续建起来的或者拖过来的天体。
目前,原有的两道环分别被称为内环和外环。内环内侧,大体上在临界区的轨道上,环绕着太阳的是由计算机及一些辅助设备组成的一条环带,这条环带被称为计算中心,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环。能量可以直接取自太阳辐射,这也是把计算中心放在这里的原因。内环和外环上则是一些检测设备和中继设备,此外没有别的东西了,毕竟这两条环带也算是文物,还是需要一定的保护的。
外环外侧还有两颗行星,四号行星是人造的,五号行星是一颗被俘获的所谓的流浪星球,然后被拖了过来,两颗行星一起充当了内区的行星要塞,飞行学院的太空城就在这两颗行星的轨道之间。第六行星的命名本来是按照轨道编号来定的,虽然后来建了太空城之后应该是第七轨道星才对,不过已经约定俗成的并且进了系统的叫法,要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就这么地了。
因为目前第五和第六号行星都在太阳另一侧,飞船出港之后便先向着目前在同一侧四号行星飞去。四号行星作为一颗人造的星球要塞,满足了孙彧的一切想象,毕竟是同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大体还是用很多共性的。
不过,目前朝向孙彧和张薇薇飞船的一面正是夜晚,表面有什么也看不太清,除了灯火通明之外。他们租用的飞船早已登记,接近星球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一切交互舰载系统自动完成,包括在星球上降落,这使得张薇薇很是不满。不过随着飞船逐渐接近地面,她也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便也顾不上再生气,只是出神的看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