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和沈家在本质上,就是天壤之别。</p>
康家从爷爷奶奶辈开始就是知识分子,即使当年他们没能发家,也会是生活富足的精英中产阶级。他们的生活本来就不算辛苦,根本上也不在意小孩的性别。</p>
但沈家二老不同,他们种了大半辈子的地,机缘巧合之下才有的发家机会,他们几乎是抓紧了唯一的希望挤破头,不惜挤得头破血流才从底层挤上来了。</p>
没有太多受教育机会的沈家二老,能在发家的过程中学会识字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他们过去的认知里,生儿子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p>
生儿子才能继承农村的土地,才能有人丁出来帮着家里种田做工,而不是到了年岁就嫁去别人家的女儿。</p>
沈忆慈出生的时候是沈家的生意刚刚有起色的时候,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沈家二老开心之余还是有些许的遗憾,他们认为,女儿再好也好不过能继承田产的儿子。</p>
二胎沈作仁的出生是他们千盼万盼,求神拜佛才盼来的继承人。</p>
这时候沈家已经逐渐成了规模,这个男丁来得很是时候。</p>
从沈家姐弟俩幼年时期开始,他们就认为儿子才是来继承家业的,女儿以后就备上厚厚一份嫁妆嫁出去,未来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p>
沈忆慈委屈的种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种下的,凭什么大家都是爹妈的儿女,自己就是泼出去的水,弟弟就是家里未来的希望?</p>
她从小争强好胜,事事都争第一,家里的奖牌奖状多到一间屋子都塞不下,成绩优异,高考的时候还保送上了国内的顶尖学府。</p>
毕业后进公司从基层开始磨练,几年后还在沃顿商学院读了mba才回来。</p>
回国的时候,她发现高中刚念完的弟弟,毕业就直接空降华菱的董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