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韦应物大喜,这一天他盼望太久了,他连忙躬身道:“感谢殿下栽培!”</p>
</p>
李邺记得韦应物长期出任苏州刺史,所有被称呼为韦苏州,这一世倒是可以成全他这个美誉。</p>
</p>
“正好苏州长史空缺,我会向政事堂推荐你,好好做出点政绩,下一任就能出任刺史了。”</p>
</p>
“感谢殿下知遇之恩!”</p>
</p>
苏州属于上州,上州长史是五品官,韦应物感激就在这里,殿下让他跨上了最关键一个台阶。</p>
</p>
李邺笑着点点头,“去忙吧!”</p>
</p>
韦应物行一礼退了下去。</p>
</p>
李邺这才开始批阅奏折。</p>
</p>
不多时,杜佑在门口道:“殿下,张伯仪来了!”</p>
</p>
“请他到参谋房稍候,我马上就来!”</p>
</p>
李邺收拾一下,便起身去隔壁的参谋房。</p>
</p>
张伯仪这几个月很难熬,他卸任了颍亳节度使,他就没有职务了,只有一个定远将军的散官,另外还有侍御史头衔。</p>
</p>
他本来应该另任他职,但他是节度使解职,必须由监国任命,连政事堂也不好插手,这几个月他不时跑来打听监国殿下的消息,如坐针毡。</p>
</p>
今天监国终于召见他,让他激动不已。</p>
</p>
走廊上,张伯仪连忙起身行礼,“卑职参见殿下!”</p>
</p>
李邺歉然道:“我去了泉州巡视,把你耽误了几个月,实在不好意思!”</p>
</p>
张伯仪连忙道:“哪里!哪里!卑职也是在休息。”</p>
</p>
李邺走进参谋房,来到沙盘前,沙盘是岭南道,李邺让韦应物事先摆出来。</p>
</p>
“我看过张将军档案,你少年时在交州生活了十年,是吧!”</p>
</p>
“回禀殿下,家父长期出任安南都护,卑职儿时就跟随父亲在交州度过。”</p>
</p>
李邺点点头,“我考虑让你继承父业,出任安南都护,有兴趣吗?”</p>
</p>
张伯仪大喜,安南都护是从三品,他这是连升两级,他连忙躬身道:“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p>
</p>
李邺微微笑道:“不光要效忠于我,更要效忠大唐,为大唐帝国开疆辟土。”</p>
</p>
“殿下教诲,卑职铭记于心!”</p>
</p>
李邺沉吟一下又道:“安南都护府北部是山区,是百越人生活之地,和汉人一直和睦相处,南面交州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人口稠密,这里才是安南都护府的宝藏地盘,我不说你应该也很清楚。</p>
</p>
但现在安南都护府并不安全,屡遭昆仑、阇婆等地的海盗侵袭,他们抢掠财物,掠夺人口贩卖为奴,如果只考虑陆地防御,那真是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打击海盗。</p>
</p>
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修建海港码头,然后我会派水军南下,驻扎在海港中,由他们直接在海上歼灭海盗的船只。”</p>
</p>
李邺所说的昆仑,其实就是印度南部的黑人,唐朝把黑人叫做昆仑人,做奴隶就叫昆仑奴,做海盗就叫昆仑盗,阇婆是苏门答腊岛的国度,那边也是海盗极多,抢劫商船,因为交州富裕,便成了这些海盗抢掠的对象。</p>
</p>
张伯仪躬身,“谨记殿下的安排,卑职上任就着手实施。”</p>
</p>
当天下午,李邺颁发监国令,封张伯仪为云麾将军,校检兵部侍郎,带御史中丞头衔,出任安南都护,要求三日内出发上任。</p>
</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