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问你,李氏帝国的前一任王朝:胡氏,享国祚几年?”
“这有何难?胡氏王朝享国祚不过四百余年而已。”
“那胡氏的上一任王朝:长孙氏,享国祚几年?”
“长孙氏享国亦不过是五百余年而已。”
“那长孙氏的上一任王朝:杜氏,享国祚几年?”
“杜氏亦有四百余年历史。”
“那杜氏再往前的刘氏又享国祚几年?”
“刘氏享国祚五百年。”
“在往前呢?”
“这,再往前就已经无历史和文字记载了。”
“那兄弟你没在这国祚当中体会到些什么?”
李长安突然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劲,这王朝的每一年命运,怎么都是先五百,然后在四百,然后在是五百、四百的不断循环。如今上一任胡氏就是四百余年历史,拿不是说自己的李氏帝国的命运只有五百来年?
仔细想想也是,自从当年圣祖起兵打下了这广大的天下以来,到现任自己的父皇位置,满打满算,也差不多能有四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距离八百年的大关只剩下了十多年的距离。
在大脑里经过了一番快速的思考。
李长安被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给吓了一大跳。
林云又问:“你觉得李氏的开国皇帝这么样?”
李长不假思索的就说:“开国皇(世人避嫌,有官职在身的人,都用这人的姓氏加官职来称呼横扫六合,席卷八荒,用一小地打下了大江山,真是万古未有人能及,若写在书(大多用的还是竹简上,数车也未必能承载的下。”
“那你觉得胡氏、长孙氏、杜氏、刘氏这几王朝的开创者如何?”
李长安思考一下说:“每人各开创了一代帝国的辉煌,也能算的上是个好男子。”
“那他们各自的后辈,尤其是到了接近王朝快覆灭的那几年的几位君主如何?”
李长安不屑的说:“刘安帝在位民不聊生,千里无人烟,然后杜氏起兵推翻了刘氏的暴政。”
“杜毒帝在位,外戚大量干预政事,臣子与外戚互相争夺权力,导致大量人员被抄家灭族,百姓整日惶恐,后长孙氏起兵推翻了杜氏的暴政。”
“长孙余帝在位时,皇帝宠信宦官,宦官控制着朝廷的上流层次,宦官统治时期,各级官员大肆敛财,导致大量人员被迫离开家园,后胡氏起兵推翻了长孙氏的暴政。”
“胡氏末年,土地兼并,官员敛财,宦官当权大量出现,加上天灾不断,后我圣祖起兵推翻胡氏的暴政,才有了我李氏现如今的繁华迹象。”
“那你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李长安不假思索的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民不聊生,宠信宦官,麾下人员贪腐情况十分严重,在位期间时常出现天灾,千里无人烟。”
“兄弟,你这话说的,怎么感觉当今皇上跟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似的,前面那几位昏君所干的事情,他一个人都快承包的差不多了?他究竟是有多不得民心?”
说完以后,李长安才反应过来当今圣上是他父亲,他说皇上坏话可以说是不忠,辱骂父亲又可以说是不孝,这两顶帽子扣到人脑袋上可不是一个什么轻的罪名,帝国人对于不忠不孝的人的惩罚可是有的是。
况且不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所以哪怕他是一个皇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减少个零花钱、禁足不让出门就能过去的事情。